昨天在《用股市数据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出了个题目,看了所有留言,正如所料,大部分都是单一思维。
为什么这样说呢?先说个故事。
前些天某天晚饭后边看电视边睡着了,一会眯着一会醒的状态不知道持续了久,断断续续看了一部介绍世界某著名古典歌剧指挥家的记录片,片子很长很长,该指挥家很棒很棒,但看完内容全忘了,唯一记住的是该指挥家说他当初学习指挥的经历。
他十几岁便进入一个世界知名的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从N多著名教授,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这小孩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但慢慢的,有老师发现这小孩不单是钢琴家的料,其普通的外表下还掩藏着指挥家的天赋,于是老师要他改学指挥。
学指挥第一步是要学看谱,因为如果单单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你只要弹好自己的乐章就行了,然而,你是整个乐队的指挥的话,就要自己先学会每个声部的谱曲。
该指挥家说:“先学的看谱是最难的,你想,翻看一页,随便一段,进入眼前的就是30多行乐谱,分别代表30多个不同的声部,然后每种声部都由不同乐器演奏,我从弹钢琴转向指挥第一难题就是看谱,本来我只需要看一行,现在是同时30多行一起看。”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分开一行一行自己先用钢琴弹会,体会每个分步具体的情感表达感觉,然后再套入相应的乐器,想象其演奏时候的效果,最后再在脑子里面把着30多个声部各就各位,想象整个管弦乐队演奏时候的整体效果。”
“同时看30多行乐谱,然后在脑海里面置换成不同乐器的效果合成、彩排,想象最终作品时候的效果”。
“同时看30多行乐谱”
“同时看30多行乐谱”
“同时看30多行乐谱”
这想法近日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挥之不去。
我不是交响乐的爱好者,但因为父亲最钟爱的就是古典交响乐,以前家里一天到晚响起的音乐声中,很多时候就是古典交响乐,所以至今我对大部分世界知名作品都耳熟能详,但具体每部作品叫什么名字等等具体信息,我是一概不知,惭愧。
不喜欢交响乐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是我觉得听那些东西太吵,不象歌曲,好像从头到尾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在演奏“主旋律”,左一搭,右一嘎,不知所谓。
那时候俺喜欢流行歌曲,原因很简单,我觉得我能跟着唱,唱着有一句一句有旋律的东西,让人充满成就感。
现在想来,或许年幼的我真是“思想简单”,俺的小脑瓜只跟得上唯一的旋律。
成长的过程并没有让我的思想长大,读书、出来社会工作的历程中,身边各种力量都在一步一步灌输俺很多单旋律。
看到这里是不是又想声讨万恶的中国教育制度?
怪错了,错怪了。
我认为无论是当今政府或是中国的教育制度,都只不过是人们喷怨气时候的替罪羔羊。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思维里并没有这种“交响乐”式的练习,无论从音乐,到思维方式,都希望把所有人往一个模子里加工。
比如成语“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之所以能混入演奏队伍多年不被发现,是因为大家演奏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声音,也就是演奏的人再多,但只有“一行乐谱”,所以你能乱混,但假如换了是“30行”的交响乐,每人一行,各演奏各的,你就混不下去了。
纵观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大统一的结果是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思维方式,生活中各个层面都渗透着“归一”的势力,哪怕你走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面对一个不识字的、没被教育制度毒害过的村妇,她头脑里面也绝无“30行乐谱”的空间。
然而,现代社会之复杂、分工之明细,需要的却是“交响乐”式的思维方式才能对事情有比较清晰的判断。
故事说完,回到本文开头。
我们炒股当然希望能挣到钱,目前中国股市只有股价上升才能挣钱,操作手法低买高卖,问题是,目前的股市是低是高?你选的板块会升会跌?你选择的目标股票此时应抛还是应买呢?
判断这些问题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头脑里面只有各种各样的“主旋律”,比如“3000点是底”、“长期持有价值投资”、“3G带来机遇”、“3G只会给有关公司带来财政负担而不会有大收入”、“房地产板块已经跌了很久应该反弹了”......
回到本文开头,《用股市数据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个题目,留言中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每位同学都能告诉你他/她心目中的主旋律,论证的理由一大堆,但结论一致:“只有一行乐谱”,忘了市场是“交响乐”,几十个声部的同时作用下,到底此时此刻是哪个声部在作主呢?
如果让我回答,我在准备论证的第一步,是把“30多行乐谱”都先拿出来,例如国家领导人那行、金融管理部门那行、证监会那行、保险资金那行、基金那行、国企那行、游资那行、行业板块现状那行、企业那行、散户心态那行......
在练习每一行乐谱的时候,千万别用“我”自身的立场去代替对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要设身处地的思考。
当把这30多行乐谱都集合后,对它们合成的效果会什么样就心中有数了。
即使判断错了没关系,因为刚刚发现错的时候,如果你头脑里面一早就有“30多行乐谱”,就能快速识别到底是哪里出的问题。
看完本篇,再回头看看《用股市数据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个题目,套用“同时看30多行乐谱”的方法去思考,答案会有什么不同呢?
假如能套用“同时看30多行乐谱”的方法去思考,不就成了梁宁眼中的强人了吗!!!太难了!!!
http://blog.donews.com/sunnyliang/archive/2007/07/29/1191331.aspx
搞搞让我倾倒:)
也许是你截图了几张,所以大家都会单单拿图说事吧。
总之我觉得短期预测是很困难,昨天瞅了半天,实在做不出什么结论。。。。
人类社会进化到需要普罗大众同时思考数件事也不过短短百余年
能做到的,如果不经过特殊的训练,就是所谓天才了吧(进化路线中的异类,赫赫)
领导当然希望稳定,但是否能全盘控制呢?利益集团很多。
房地产市场最近唱衰,地产股反而涨?
看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
:)
就此文来讲:
能从单一变N项,着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跟自己的脑瓜作对! 不容易..不容易!!
能做到有小小小成果:首先要有这个"芯",还要不辞劳苦地折磨自己!!!
让习惯成为习惯!!!
看你推荐的陆羽仁的blog,总结到2点,虽然作为投机,也要懂得在较低位买入和在跌势中要果断崭仓。
还有发现用升跌均3天,就是10天的3天升跌%的平均来作为购买意愿的变化更即时点,感觉10天的有点滞后
没去操作,光在那边说。
虽然你只比我大那么一点点,还是叫你搞姐吧。
看了今天这一篇,感觉很有启发。也没什么好说的,先谢谢你,然后试着去实践。
决定暂时放慢操作速度,好好修炼一下,特别是系统地研究一下你以前写的文章。
股市不是一切,但仍需严肃对待。
祝健康、自在。
大部份都是单一思维,这是一个现实,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里,您说的那些从国家领导人那行、金融管理部门那行、证监会那行、保险资金那行、基金那行、国企那行、游资那行、行业板块现状那行、企业那行等分析,这对于中国的小散来说,是不现实的;相信在美国也差不多。
如果大部份人都能像那个指辉家那样同时看30行谱,那么地球人现在应该已经有一部份住在火星上了,对不?到时火星上的股市可能会更红、更火。感谢搞搞姐写这么多文章,看了真是受益多多。
这个问题思考很久也没有答案.....
这世界没有完人,更没有最高的高人:)。
有些问题搞搞一一回答很难,建议搞搞加个论坛,不同层次,不同问题可以互动,提高更快,不知如何
搞搞是想说,我们应该想国家元首一样,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各种谍报信息,综合考虑再做决定吗?
没有内幕,你看到的都是大路货,甚至别人故意让你看的
还有中宣部可能禁止,你就看不到了反而次要的东西你看到了,结果你以为是主要原因,于是就成了政策市的场外政策牺牲品
空谈理论没用,搞技术派的,请公布一下你的业绩,比方说一个月赚了多少钱,一年赚了多少钱。
没去操作,光在那边说。
一看就是曾经被股评之类的骗过的,所谓的心理定势。即使业绩是亏的,我也支持爱搞搞,因为思维处处闪光。“只要给我一个搜索框,宇宙飞船都能学会怎么搞!”对自已信息搜集能力多么自信(事实也确实此),不过搞搞姐不搞价值投资实在是太可惜了。
比方说600031,通过互联网查找公司的发展状况、分析业务前景、竞争力、公司领导人的能力等方面,完全可以客观地评估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给出合理的评估。交易的时候即使短期亏了,也不会急着斩仓,心安理得。加上适当的技术分析,相信更是如鱼得水,曾经看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用价值投资进行战略决策,用技术分析进行战术决策”,不知搞搞姐意见如何。
用601699一举个例子,搞搞姐曾60块买入,因为从技术分析方面您已经发现大资金在进入该股(在3月份的时候),然后亏了一点手续费卖出了,后来证实操作确实是正确的,大资金也有被套的可能,个人感觉可能是受大盘的影响,或者是大资金中途买点子弹用来打压股价,如果你用个搜索框,应该早在年初就可以发现煤炭有很多的利好消息,以及601699这家公司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而不至于那么快就卖出去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它近来的走势,假设在搜索框中发现公司的是个“好公司”,那么用现在不少私募集基金的作法,买入好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在下跌中再次买入,我相信搞搞姐必定可以做中国的巴菲特。
技术分析并不是没道理,它也能帮助我们赚钱,但总感觉这是在赌搏,因为我们在猜大资金在干嘛,而大资金也必定在想散户在想什么,并从中设下种种圈套。而赌搏只会是券商受益,大资金胜利,大部份人亏损。格雷厄姆曾算过一笔帐,频繁交易的交易费会达到很高(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好像超过100%)。反正我觉得像搞搞姐那么聪明的人,不搞一下价值投资,太可惜了。
要奏交响乐,那么为何不把价值投资这种乐器也加进来。
很多人搞价值投资,到现在还没解套
赚了400块说明你还是不懂得价值在哪
这个分力就是“国家领导人那行、金融管理部门那行、证监会那行、保险资金那行、基金那行、国企那行、游资那行、行业板块现状那行、企业那行、散户心态那行”
怎么样才能
"千万别用“我”自身的立场去代替对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要设身处地的思考"
做不到从"某个"位置去思考,这是我现在处在的位置,期待搞搞姐的解答,搞搞答好了,我就上升一个境界了:)
希望有思维有例子,最好加上个详细的情景分析,加深理解感悟
期待,好奇
1、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
2、任何事物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结果是最强大力量的结果;(有时不可转换)
3、诸葛孔明读书说过“观大略”。
很多人搞价值投资,到现在还没解套.
如果懂一点点价值投资,就有会在48块买中石油,更不会在6000还疯狂买入、更不会在3000还疯狂抛一些业绩有保障的股票,我是个业余股民,自已看了一点财务报表的书籍,也懂得这些。从6000到3000,好像没亏(具体是赚是亏我也不知道)
俗话说不破不立,但我看你现在是只会破不会立。在批评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没有树立起令人信服的标准。
你的很多思想确实很新颖,但是正在陷入某种误区:大众的都是错的,小众的也不一定对,只有你的思路才是正确的。这叫自负,而不是自信。
“如果让我回答,我在准备论证的第一步,是把“30多行乐谱”都先拿出来,例如国家领导人那行、金融管理部门那行、证监会那行、保险资金那行、基金那行、国企那行、游资那行、行业板块现状那行、企业那行、散户心态那行......“
我说:
大家不是没全方面考虑,只不过是在你这里只列出了自己认为最重要一个或几个部分。写的像你说的那么详细的那叫研究报告。这只是一篇博客的回复,你觉得写这么全面现实吗?
你不觉得自己对别人有些求全责备吗?
2、任何事物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结果是最强大力量的结果;(有时不可转换)
"最强大力量"就一定是只有一个吗?那样的话又怎么会有三足鼎立?
影响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单单只看"最强大",我觉得不现实,至少也要加了权重去看最强大的前几个因素。
我倒是觉得搞搞的交响乐的比喻是不错的,对于一只个股,我们如果去分析,还真是和听交响乐一样。每个乐手代表一个因素,乐手的角色在整个演出中的时隐时现,像极了左右个股起伏的各种因素的角力。
当熟悉了乐队的组成,大部分情况下,听众都可以自己判断出那一种乐器要凸显,那一种乐器要渐隐,这中判断力,正是我们炒股是所期盼的能力,不求成为专家,但求能找到这种乐感。
一个人靠自己去总结所有因素不现实,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大家集思广益,那我看来,这种方法有他的优点。
搞搞这里的留言中还是总能看见一些内部消息的,所以因素的覆盖面也算不小。
作为一种新奇的想法,每个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是对陌生事物的态度是要先尝试着去接受还是排斥,各人有各人的理解。
另,to搞搞同学,看你以前文章的时候有些问题,通过留言请教。但可能对于老文章,搞搞没有注意到新的留言,不知搞搞同学有空的话能否前去一览,指点一二。老文章链接:
http://www.aigaogao.com/blog/archives/2006_09_18_1040525.html
http://www.aigaogao.com/blog/archives/2006_12_24_1101803.html
多谢。
但我的苦惱時如何才能把這N多條線組合在一起,這需要相當的功力。我仍然在不斷的學習中,希望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谁任谁智呢?呵呵!
你高就高啦,别卖关子了,别人不可能和你一样的,观念这东东区别太大~~~
快写结果吧,就像你说的羊群理念,有人跟,我特高兴,可能我就是那带路的瞎子?呵呵
BTW,爱搞搞的观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她现在貌似陷入了个误区,对于缺少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多数盲从网友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羊群啊羊群啊,还要看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