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有位“三十以后”同学的留言很有意思:
三十以后 - 2/19/2008 3:23:00 PM
- 2/21/2008 5:10:00 PM 您当然不必博谁的欢心! 但是您知道吗?有很多人在关注您的文章,在学习您的方法,在接受您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受您的影响。 在这些人心目中,你不仅仅是你,你还是老师、课堂、电脑、互联网,等等等等,你是他们需要的,或者说是生活的必需。 请还我原来的爱搞搞,谢谢!!!
晕,我们喜欢的是你的经济评论文章,可不是来游玩散心的。DO YOU NOW?
爱搞搞 - 2/19/2008 4:36:00 PM
晕,我写东西首先是为自己,可不是为了博谁的欢心。
他/她看到俺写着迷Amy Winehouse很着急,认为俺不经济啦,不互联网啦,好像“玩物丧志”的样子。
看到有那么认真抓紧时间学习的同学,俺感到欣慰,起码这种学习劲头值得鼓励,不过,其对俺们目前所处的现代经济环境理解可能还是受中国传统思维影响太大,所以俺今天特意写一篇“玩乐创造现代经济生活篇”,进一步阐述当代社会的基础:《人生本儿戏》。
(注:本文全部采用Youtube上的视频作为示范案例,如果你所在网络不能访问Youtube,请先学会用“套”)
正文
好莱坞巨星,一个人代表一个品牌,每颗星支撑一间印钞工厂。
灿烂的星光背后,却是大众很少留意的庞大造星生产流水线。
要解读这个“娱乐行业”,俺今天就先用常青树麦当娜作例子分析一下好莱坞的造星工业吧。
要做一道好菜,首先离不开原材料,咱们先来看看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主料呢?
单人撑起整台戏,却要让观众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一个目标是最难的,下面就来看看俺们的麦大姐是怎样做到的:
性感只是麦大姐创造的形象之一,换个风格,美国式最普通邻家女子形象也一样讨好:
再好的原材料,天天清水煮,百吃都厌,所以不断包装换口味是保持新鲜感的秘方,留意下面视频中的服装和舞蹈编排的配合:
Madonna - Vogue
Uploaded by La_Fee_Daubette
不断突破自己意味着永远给别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想着这50岁多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就应该表演些端庄稳重的东西?
她告诉你她其实和精力过剩的十几岁年轻人一样,喜欢“飞檐走壁”活动:
麦当娜的“Jump”
插句题外话,这种“飞檐走壁”好像以前出现在武侠小说里面最多,一直以为是艺术夸张的,却原来真可以这样:
俄国人的飞檐走壁:
Russian Ninjas, Russian Climbing Ninja, Parkour in Latvia
回归正题,几十年都是巨星高高在上总免不了招人嫉妒而厌烦,所以适当时候需要幽默式地自贬、成为“弱者”博取同情并保持新鲜感:
除了群体的艺术创造外,当然还少不了现代科技与表演艺术的结晶(麦当娜伦敦“忏悔录”现场演唱会整场):
01.Future Lovers/I Feel Love - Madonna -The Confessions Tour
02.Get Together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3.Like a Virgin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4.Jump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5.Confessions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6.Live to Tell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7.Forbidden Love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08.Isaac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俺特别喜欢这节的整体效果)
09.Sorry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0.Like it or Not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1.Sorry [Remix]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2.I Love New York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3.Ray of Light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4.Let It Will Be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5.Drowned World/Substitute for Love - The Confessions Tour
16.Paradise (Not for Me) - Madonna - Confessions Tour (Live) (这种配合也很舒服,基本有印度风格的俺都痴迷 哈哈。)
17.Music Inferno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8.Erotica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19.La Isla Bonita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20.Lucky Star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21.Hung Up - Madonna - The Confessions Tour (Live)
想当年超女席卷全国,热闹过后3个主角至今毫无重大建树,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中国乐坛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诞生哪怕一位国际超级巨星?
从上面的那么多视频可以看到,一个巨星之所以能成为巨星,不是光靠先天的所谓“海豚音”,或者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唱着那一两首“首本名曲”。
能做到不断自己超越自己,不能仅凭借“巨星”个人的努力所能达至,而是依靠幕后大量的富有天赋及创作激情的人们,分布在生产流水线的每个岗位上,大家长年累月共同努力而成的杰作,例如在上面的“忏悔录”现场演唱会,麦当娜提到感谢自己的整个巡回演出团队成员,有几百人之多。
所以中国落后别人之处,其实说白了,就是俺们中国人至今还不理解这个“娱乐行业”,它其实和“娱乐”无关(待续......)。
再有就是搞搞以前提到的,东西方文化中对于失败的教育是不同的,东方讲究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谋而后定,算了又算,小心陪着谨慎。西方是失败没啥,只要你没把命赔上,总会有柴烧。 双方各有利弊,但是在学术和科研方面,从来都是一次成功后藏着上百上千的失败,没有点游戏的心态,玩不起输不起的人,肯定是最早退出的人。
工作和游戏当然对立。工作的时候玩游戏,能工作好吗?
没有一个公司规定下班时间不让你玩QQ吧。
搞学术就要一板正经。在宣读科研论文的时候哼着流行歌曲能行吗?
我从小写作业旁边就一直放流行歌曲的 音乐就是我生存的必需品
越是搞一本正经的东西我越是需要旁边有东西在哼哼
其实真投入到工作中了 耳边到底响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但嬉嬉哈哈的 也不可取
平衡些 就好了~:)
每个人 又想少干点多拿点 面对利益谁都怕比别人拿得少
一个好的团队 太难了
parkour在中国译为跑酷,法国人开创的运动,13区的主演大卫贝尔是其创始人,最近俺蛮迷这个运动的
所以请原因我们这些卑鄙之徒对于搞搞姐,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心底暗暗的怨念!
我不想说什么"人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一类不着边际的话!但出了名就要应付一下自己的公众形象,就要对自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是所有知名人士的烦恼,你说不是吗,搞搞姐!希望大家真诚面对自己心中的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家一起来唱歌好了,不必上山栽果树,然后施肥,浇水,喷农药,授粉,梳果,套袋,除草,摘苹果了。
麦当那确实赚钱了,她团队的人也一样。但她只是在消费,她只是满足了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简单说,没有生产出真金白银。
象上面说的,忙活了一年以后,生产出了苹果,(类似真金白银)这才是产生经济效益。
物质(真金白银)是基础。
美国为什么会有麦当那,因为他家里真金白银多。
而我们国家目前来说还在初级阶段,所以你说的娱乐产生经济效益没有指导意义。
即使我们国家也有了那么多真金白银,也可以生产麦当那了,那也不是谁想当麦当那就能当的。材料不同啊。所以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象上面说的,忙活了一年以后,生产出了苹果,(类似真金白银)这才是产生经济效益。
------------------------------
如此说来,你应该去种苹果而不应该来炒股!!
爱搞搞没拿你的真金白银,她在这写文章又何苦来着??
支持爱搞搞写自己想写的!授人与渔也教人与娱。
你怎么爱学习那就多看看牛博http://www.bullogger.com/ 寓教于乐两相宜
我只说你一次。
她愿意在博客上说什么,对你来说,都是一件可以学习、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最喜欢搞搞的“好了”按键,每次看到都觉得好有趣儿,嘻嘻!
我觉得中国的犯罪人员,怎么都是被抓,都是那些老一套的手法,没什么创新,完全没有好莱坞电影的一些层出不穷的手法,所以觉得中国的社会,如果发展到,许许多多高智商的犯罪者,手段层出不穷的时候,逼着z---f会做出改变,这样一些列的创新改变啊。
搞搞写“娱乐行业”,三十后你就看不明白么?不是写哪个歌星,而是歌星背后的一套运作程序及人员,是整个娱乐工业。
你都三十了,我就不信你没去过中国的娱乐场所,不说舞厅迪斯科了,K房唱歌总有吧?央视的“同一首歌”总看过吧?娱乐工业早就存在中国很久了,搞搞姐现在总结下美国娱乐工业,你看仔细想清楚再说。
三十同学挖了一个好坑,引无数英雄竞相跳啊。好多深度潜水员都出来冒泡了。哈哈!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两天帖子本身当作一起娱乐事件,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整个过程不乏娱乐的要素和炒作的亮点...
被套的同修不要说什么心灵扭曲之类的啦。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炒股有没被套过的吗?历史经验证明,股市赚钱的永远是少少少少数啊,即使在大牛市!!凭什么你就比别人会炒?凭什么你就不会被套?聪明?刻苦?用工?好学?...
会唱歌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老麦当劳可以红,别人就不行?聪明?刻苦?...
大多数人哪能当歌星?还不就是种种苹果?虽然我承认每个人都有当明星的潜质。
同样,大多数想股市发财的也都是明星梦,最后只有极少数可以成功啊。
周末又批新基金了。大家一起发财哈~~
西方以一个成熟的分工产业社会能够毫不费力的做到这件事情,而对一个由中古封建农业社会向成熟的产业社会转化的中国即使主观条件再成熟、即使遇到千年一见的天才,但是客观没有支撑的条件,也是枉然~~
我没说爱搞搞的理论是错误的。
我只是说:在我们国家的现实的情况下,要象“卖当娜”式的搞很难。其实我们不缺乏那些背后支撑的人才,不缺乏激情,我们缺乏的是接受基础 ,即经济基础(真金白银)。就好像你对我这个没有一分钱的人说,你买某某股票一定赚,它的基本面如何如何好,它的回报如何如何大,这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我希望你说的是:在哪个地方有个工厂,你可以去做工,它的工资很高,还管吃管住。。。。。。。
呵呵,我只是打个比方啊,你们不要说没钱你买什么股票之类的话。
其实我想在理论的层面探讨一下而已,你的明白?
还有娱乐有啥不好,做个假设,就算打仗,照样歌照唱,舞照跳,娱乐事业照样发达。有的国人苦大仇深惯了,不理解,哈哈
搞搞姐继续写你的爱搞搞,让别人去说吧
哈哈,YY的人还真是多。。。
“娱乐行业”,它其实和“娱乐”无关
这个太深刻了,我想问题的时候,就经常只看到表面!
英文有点不过关,想不到该搜什么关键词?
不过最好的群众意见可以从各种英语财经blog后面的留言看到。
1,为什么中石油号称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股票大跌,中石油是垃圾股吗?
2,为什么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股市却跌了超过1000点。
想不通啊想不通。
经济学原理俺不懂,但是中石油的发行价是多少啊,18?好像还没破发吧?应该说涨得还可以啊。
经济和股市,因果关系不要弄反:是股市走在经济的前面,而不是相反。
另外,01-0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而股市熊了五年。
有啥想不通?
对吧
此外建议结果能以图的形势输出,比较直观。
先建议这么多,一直没有想清楚如何将量和价作个结合的指数。
祝搞搞同学新年进步!
首先我问候一下搞搞同学,看了你一大堆文章,第一次发言就喧宾夺主,不好意思啊。
“1,为什么中石油号称最赚钱的公司之一股票大跌,中石油是垃圾股吗?”
垃圾不垃圾要看它多少钱,1块钱是金砖,20(港股)、48(A股)必须是垃圾了!
关于中石油发行A股前,港股大涨的内幕搞搞同学有文章介绍过,我就不重复了。但它为什么从48一路21呢?太简单了,坑杀散户!也许有人不同意,那我也懒得解释,太没意义了。
“2,为什么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股市却跌了超过1000点。”
表面上是中国平安(又称外国平安)巨额再融资引起,浦发接力。实则另有洞天。
中国平安从一家小公司到今天,是靠和政府对抗起家的?和广大客户(保户、潜在保户)对抗起家的?可它现在做的事情看起来就是这样的,它怎么就突然SB了?(sorry,一冲动,粗口了)必须有幕后推手了。
浦发是政府背景,就不多介绍了。证监会也是政府背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也是,财政部居然也是,好巧啊!
别骂我胡说八道,看看社保金一季度会不会赔钱,就明白了。等等,就有答案了。
加上中国平安控股股东是汇丰集团,所以再融资事件,也许远超过我此前的估计。
这里的水很深。
但最后一句不变,看看社保金一季度会不会赔钱,就明白了。等等,就有答案了。
看来 最近BLOG要火起来了
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