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成见教育总爱把富人捐钱给社会附上仁慈的标签,假如死后把所有钱捐出来却不留给自己的后代,更显得人格高尚。
美国人不是这样看的。
曾经看过一个Oprah主持的电视节目,期间讨论主题就是关于一些首富们不把资产传给后代的问题。
特邀嘉宾里有巴菲特的孙女,她没有得到家族的任何遗产,连信托基金都没有(信托基金就是把一部分钱或房产等资产拨入“基金”,不用打遗产税,定明基金收益用途,例如照顾后代,每人每年得到多少钱等)。
家里只供她读完大学,她喜欢艺术,现在好像是个普通的画家之类,一个人租普通公寓住,和出身平凡的年轻人没有区别。
Oprah问她,“你外公那么富有却不留一分钱给你,你有没有尝试去争取让他给多点钱你呢?”
她回答:“呵呵,我试过了,他不给。小时候学校外出露营,我问他拿点钱出去花,他都不给。”
“不过我很幸运了,家里给我最好的教育机会,我接受教育的钱家里都出,随我读多长时间,不用背上学生贷款。”
另一个社会学家嘉宾谈到,社会之所以能稳定,就要为每个人制造公平的环境,每个人都有机会依靠社会资源及自己努力白手起家,然后得到物质财富和其他人的赞赏,这才是美国梦的真谛。
富人死后把财产都留给儿女子孙,他们的后代就拥有比别人优越的竞争起点,尤其是庞大的财产继承会制造特权阶层,别人根本不可能和这个阶层竞争,当弱势阶层越来越庞大时候,他们的人生没有了希望,就只好起来造反了,社会就会陷入动荡。
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制造出路、提供一朝“跃级”的可能,是维持和谐社会的最主要手段。
所以美国为最没文化、教育程度最低的黑人提供了两个不需要文化知识的机会:成为歌影视或体育明星。
他们的收入比更多接受良好教育的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甚至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还高。
录制组还去最贫穷的某黑人社区采访街边一个无所事事的黑人,他带着儿子,笑容满面,当被问到想不相信他的儿子以后有光明的前途时候,他信心十足地说:“那当然,我儿子以后一定是个说唱歌星或是体育明星。”
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长跑,你认真练习,不断进步,最后取得好的名次,成了首富、社会精英,就如跑在前面的运动健将,你的成绩被大家承认了,于是得到的奖牌、奖金,但最后都要交回给大会,好让以后的比赛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以富人有“义务”把财产回归社会,而不是留给后人。
首富们把财产世世代代流传给子孙,就相当于子孙那一辈的“起跑线”比别人接近终点,其他人根本不可能跑得过这些特殊阶层,那别人干脆就不跑了,把这些家伙拉下来打一顿还过瘾。
富人把财富归还社会,其实也是对自己后代的一种爱护。
因此美国人对捐献所有财产的盖茨巴菲特同学并不特别崇拜,认为这是应该的。社会大众首肯的是他们是最好的长跑健将,而不是大会颁给他们的奖品奖金。
听到这种解释,一开始感到很震惊,不过想想也是,我们中国古老文化总教育大家“钱是臭的”“无欲无求境界高”,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让大家都别好好跑,对于认认真真比赛的同学我们在一边唧唧歪歪地说三道四,这个姿势不美,那个身材不是运动员的料等等。
我们关注的不是自己好好练习越跑越快,我们最喜欢呆在一边期望看到跑得快的同学摔跤好有个题材供我们这些落后分子嘲笑。
但另一方面,当得到名次的同学领了奖牌、奖金后,俺们这些闲人又哈巴狗地围着他们转,期望他们能提携我们,希望走后门晋级不用跑那么长距离。
于是我们中国人花精力钻研人际关系、讲究根本与感情无关的“人情”,我们痴迷历史书籍,沉迷于过去运动名将的传奇。
唯一忘了自己最应该做的是认真参赛。
可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所有人都努力练习长跑技术的话,社会又如何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而不会因为地理区域、家庭背景不同,起跑线不一样呢?
解决这个难题的手段就是现代金融体系,所以我们必须《学好钱学才能做个正直的人》(明天再写,晚上一点了)
我也是一直讨厌中国社会的那种“人际关系”,很多人不靠本事,而是靠所谓的关系来往上爬,以前本是为人所不耻,可现在却逐渐被人认为是合理的了,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广,连在中小学里要当个班干部也要靠关系,哎,可悲啊……就像搞搞说的“我们关注的不是自己好好练习越跑越快,而去花精力钻研人际关系”……实在不喜欢现在这种社会,不过无奈啊……
机会就从现在开始了:)
巴菲特们的行为是受一本社会学理论著作影响,我没查是哪本,内容是关于社会公平的,布什政府曾经考虑取消遗产税,但这帮美国首富联名登报纸反对,理由就是这个理论。
国内以前上大学就是阶级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
"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长跑,你认真练习,不断进步"
紧跟爱搞搞,学好钱学.
虽然在某些方面持有不同意见,但是增长了见识,也有新的体误.
捐钱做慈善基金,搞慈善活动,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就是一种爱心的表现.
当然从起点和终点这方面来说,我是感到新鲜而且很赞同,确实是好的做法
但是人本来是简单的,一入"江湖"便变的复杂了.
事物的复杂性也是人搞出来的,这就是人际关系.
我认为世界是简单的.但是中国是复杂的
例如:本来一件事情很容易解决,但是顾及对方的面子,便要绕一个圈子把事情解决.
把事情搞复杂了,
这还是简单的一个事例,当一件简单的事情陷入一个循环,那就更加错综复杂了.
中国近百年落后于西方国家和文化思维有关 应该把你上面 这句话调过来说
从历史上看,富不过三代,如果赶上中国过去那样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急进,身上的财富反而成为杀身之货。
这句话可以稍稍修改后用来证明任何道理, 而且结论正确。
但在这里没有意义吧,博主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不同层次不同圈子的人会有不同的追求或理想,并没有说黑人都是明星啊。我小时候隔壁修车铺的儿子从小就学修车,老爸也总赞儿子是修车天才,当爸的眼中的儿子最理想的将来就是修车高手,好象也挺好。
结论:楼上用1+1=2来证明公鸡也能下蛋不成立。
完毕
当然,也是有了让别人更多发笑的机会:)
还赚了一点
觉得这次牛市不一般,也许是中国证券市场进步的重要一步,我想不会崩盘这样的情况,你看呢?
因为最近听到很多谈论风险的话题
搞搞朋友 很佩服你能把洞见用风趣,平实的方式表达出来 。很耐看,很欣赏!
我把这篇文章在我的BLOG转载了 很希望能成为朋友,这是我的MSN [email protected], 可否告知一下你的?
我感觉中国最近几年已经好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靠奖学金和兼职以及贷款还是可以完成学业,未来前途光明的。普通人只要努力工作和提高自己,有进取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还是有机会过上小康生活的。
当然机会平等这方面中国和美国差的远了去。
'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制造出路、提供一朝“跃级”的可能,是维持和谐社会的最主要手段。所以美国为最没文化、教育程度最低的黑人提供了两个不需要文化知识的机会:成为歌影视或体育明星。'
---没有详细的数字统计,但根据常识也能知道成为明星的人在整个黑人种族中占有极小的比例, 如果这也值得称道的话,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那不兼职是完美! 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而走上仕途, 难道不是比黑人成为明星更有可行性? 无论人数/比例/造成的影响都要大的多?
再反问博主一句,如果他们的社会真的那么注重'社会公平', 那么又怎么能出现你所说的"美国为最没文化、教育程度最低的黑人" ? 他们的宪法规定了黑人就是要最没有文化么?或者黑人的生理结构就注定了'教育程度最低' ?! 这也叫"要为每个人制造公平的环境" ?!
想提醒楼主, 教育的不公平才是社会上最大的不公平!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教育才给人出路呢?人家天生长得漂亮做明星文盲不行吗?
这有效的使得公众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这里到高中都全民免费 大学有贷款 人人都可以享受教育机会
相似的还有,世界首富Bill也说将只留下少量的财富给后代,
而把大部分的资产放在慈善基金.
无论他们是处于什么目的,
是因为人生哲学...还是因为沽名钓誉...或者是为了避税...无论怎样,
能把巨额财富捐赠给社会的人, 总是值得尊敬的,
不论是在在中国,或者是在美国,能这样做的人毕竟是少数.
不要因为看到美国有Bill和巴菲特这样做了,就以为美国富翁都是如此,
那是不可能的,美国有那么多的传承超过百年的公司难道大家忘记了么?
在中国,也有捐出大部分财富的富翁,可能按照绝对金额而说,比不上美国富翁,
但从捐赠比例而言,并不逊色与美国富翁. 不可以妄自菲薄.
“日行一善”是一个年轻的助学助教网站,我们希望能够转载您的文章,也希望搞搞多给一些有关中国慈善发展的具体方法。
倒过来了,因为思想问题才穷,国家要富裕其实很容易
似乎博主认为金融制度(及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认为这只是中国社会问题的一方面,可能并不是根源,具体根源是什么太深了我也说不明白。古人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所以中国能产生儒家和其他学说,包括老子的无欲说法,很多理论都是期待能解决欲和求的尴尬问题。如果社会不同比例的人信了这些理论,也就解决了他们心里的问题。明清时期产生了较为繁荣的金融体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基本适应,所以极大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但这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我对这几年政府的金融改革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持悲观态度,并非说影响不好或者无法达到老百姓期望的程度,而是许多矛盾症结自金融制度而来,但并不由它而终。
呵呵,好像许多评论就是在争论,人在这些复杂关系里怎么生存和“江湖”是如何产生的。
有空我常来看看,而且已推荐几个朋友阅读,文章非常好,谢谢!
中国现在经济比西方落后就是捧古人害的:)
现代金融才是真能做到公平机会 不是品德 不是高尚 不是无欲无求
易博软件,一直是彩市中的领导者。斯坦福科技全球首创448种算法,在国内中出
百万以上的大奖得主最少1000位。并且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引领国外彩
票中奖风暴。<<中国科学时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企业报>>等多家
新闻单位对本产品进行过报道。
如有兴趣的彩友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联系:
电话:0755-83552319转608 宋小姐
QQ:455305638
比如“孝道是妨碍社会保障体系的拦路虎”,能理解吗?:)
而对于爱搞搞后面说到了中国人更多倾力于人际关系而忽略自身能力的提升,我提一点,我觉的能力+人脉+机会=印钞机。毕竟社会环境不一样,迫使我们必须要选择中国特色的钱学啊!
至于继承财富是否会影响社会的公平。我觉得这是相对的,很多继承巨额财富的富家子弟的最终还是家道的没落,因为过于优势的环境却使他们的生命力有限了。公平没有绝对,永远只能是相对,所以财富的捐与否,与仁慈无关,与社会公平亦无关,与个人荣誉亦无关,这只是个人主观的一个决定。
我觉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需要一些优秀的人站在社会高端来给基层的人一个榜样的作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社会才会进步。
。。。。。。。。。。。。。。。。。。。。。
看到这一句 仿佛听小时听七侠五义 切听下回分解
呵呵,这是在对富人威胁啊!!很值得重新修改哈
至于一个“大环境”如何去维护“公平”,这个很复杂。但是人应该要上进总没有错的。
文章写的很好,尤其标题:P但是如你在交响乐那篇文章里写的,思路太过单一。中国社会代代相传的财富是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方式而存在的,从一定意义讲,甚至具有其必要性,至少是必然性。在中国长大的孩子还是受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熏陶比较多啦,我还是认为在现代化和改革的进程中(也在诸如先生以及一起的其他人的西方观念的灌输下),人们的观念会有改变,毕竟美国富豪不留遗产给子女的传统也不是美国社会与生俱来的。况且,物质决定观念的哲学理念能带给我们有着先天“劣根性”的民族一丝希望。
上述所有是一些额外的申辩,未必非得定“自卑”的罪名吧。喜欢先生的博客。
两个游戏背景、地点、历史……规则等均不同,横比有多大意义呢?!!!
还是认为拿一个游戏的来个纵比更有意义 :P
中国北京“观复博物馆”的馆长(马未都)准备把他的财产捐给国家~~~~~~~~
主要是体制(家天下党天下怎么搞的好哦,前一段是间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个政府官员问记者:“你到底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哎~~~~~~~~个人感觉政府在老百姓心中已没了信任感了,)
前一段时间看《潜伏》里面有很多经典台次:“你别看现在那些当官的满嘴里都是主义,那心里全都是生意!!!”
再就是公民的价值观~~~~~~
人家一百多年完成的事我们二、三十年就消化的鸟吗?!那需要怎样的肠胃啊!!!
我是站在搞姐姐一边的,对搞搞姐的观点也认同,但没有这样激进。
说下我对中国与美国的看法,说不好大家不要拍砖啊。
用一句话来慨括,美国是世界的美国,中国只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更多的是特权阶层的中国(类似于古代的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