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刚入股市,面对荧幕上一行行变动的数字是不是有点不知所措呢?
- 听人说买股票要看基本面,要长线投资,价值投资至上,投机不好,炒作如赌博等等;
- 有的又说炒股最重要跟庄家,跟对了就挣大钱了;
- 也有说全靠技术分析,会k线图、江恩理论等等;
- 还有的更简单,强调供求关系,买的人多股票就升了,卖的多就跌了。
那么多的意见,可假如你此时此刻站在一个开市的营业大厅,盯着自己准备下单的股票时候,这上窜下跳的股价到底受什么最主要的因素主导呢?
供求关系没错,问题是,为什么几秒钟前买的单比卖的多,怎么现在却变成了卖的比买的多呢?
关键就在这个供求变化后面的“为什么?”
曾经在图书馆借过一本股市入门书籍,名字忘了,书里面全是很简单明了的股票基础知识介绍,其中有一个答案让我感到很意外。
书里面说,股市里面决定股价的最主要因素只有这两个:贪婪及恐惧。
人为什么要买股票?因为贪婪,想挣钱。
为什么要卖出呢?因为恐惧,尤其是看到股价下跌,自己利润减少或甚至是本钱受损时候,出于恐惧,所以出逃。
虽然人性总是贪心,但面对危险时候恐惧都会优先于贪念。
不同的人对恐惧的承受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本钱受损5%就已经感到很害怕了,有的是10%或20%,还有的面对50%甚至80%以上才感觉害怕。
另外,面对恐惧的时候,不同的人作出决策行动时候反应速度也不一样,一个损失50%的时候才斩仓的同学未必是心理上能承受这个幅度的损失,或许他/她只是吓呆了,不知道怎么办好,当清醒的时候已经过线很多了。
当大大小小的股民、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买卖,各自不同的贪念与恐惧交积,就导致了股价分秒不停地上上下下。
记住“贪婪”及“恐惧”这两个心魔能让你更容易理解股市、期货、外汇等现代金融市场里面的故事。
其他金融读物:
《投资王道》 林森池(香港)著
今天发现这本书的网上转贴,看了两眼觉得还不错,国内同学可以买来学习,听说价格比香港便宜。
还找到林森池主持的金融教育电台节目录音“一分钟理财”(广州话)
香港电台的“一分钟阅读”系列很不错
目前我希望搞搞阿姨能够多提供点关于资金变化,成本变化的知识.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比较靠谱.毕竟,没钱.那就别提拉升.而且再怎么说上市了.股票走的过于难看,估计公司也受不了。大约知道个小底,我就满足了.毕竟他们要赚钱就必须拉上去.我跟着混口汤喝.
技术分析就是研究资金流的 多研究这个
股民心态影响股价\股市行情..
貌似很多的国外风险资金开始进入了,国家也要开始抗击金融风险了。
现在一想起90年代的股疯就感觉冷汗全身
经常看到有文章上说由于股民心理恐惧,就撤出资金,导致股市下跌,那既然想赚钱,不如不管怎么样都投钱进去别害怕,那不就反而涨了嘛,何苦一个个撤出资金导致股市下跌呢。搞不懂……
另外,恐慌是一方面,但是经济的大趋势完全需要考虑在内。比如说2002年全国的BP机服务彻底告停,曾经的BP业务风光不在,真正的投机者早在手机股刚出的时候就已经撤退了。必然导致当时的BP机股下跌.我们今天看到石油很疯狂,但是天然气现在也很牛.
当然并不是说杰克你的看法一点好的地方都没有。但是我个人认为。除非你能抢签成功,就是买到该公司最原始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低于这个价,公司就要破产,就要停牌,游戏就要结束,否则现在的人寿就是一个例子,太多的人都以为股票第一天的开盘价就是底价,实际上挑空高开,等等类似的手段,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人寿前2个月的K线,至今我看的是时候,都是在膜拜一般.真不知道他们第一班车的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要求世界上的人意见统一那是非常非常不现实的一件事,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大家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分歧。目前收益最稳当的就是国债,但是一出来就10年,20年的,我这样的80后,你让我买?那就是一个美丽的扯,但是我的父母特别喜欢那玩意.如此稳当的收益,分歧就出现了。别说股票啦.
你父母也对,年纪越大越要守,因为万一错了等待的时间不像年轻人那样熬得起。
和你同感噢,我家人也是特喜欢买国债,一有多余的钱就全买国债了,我说建议他们买基金,他们总怕风险,更不用说股票了。不过人老了经不住大风大浪,也理解:)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做坏事! ;)
你是说小田健画的《死亡笔记》吗?我记得里边没有谈到这个啊。看来是别的作品……
如果你是好人,就不要做坏事;
如果你是坏人,做坏事千万别找同伙,自己单干.
哈哈,还是觉得我说的非常有道理, :)
其实股市还有另一面,就是投机的一面,投机就是赌,也正是因为股市有赌的一面,有感性的一面,才使其中充满了乐趣。
我们常说的“逢低买入,逢高卖出”实际就是赌的一种方式,唯一不同的是在赌桌上低、高变成了买小买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市还真是赌场。
既然股市是赌场,那么一定有对赌的双方,庄家和赌客一起买大或买小是没有办法赌下去的(股市庄家主要是从下跌中获益的)。
大家一定对赌场怎么赚钱不陌生,首先让你赚钱,你押大,他赔大,你再押大,他继续赔大,让你感觉自己是赌神,吃定了庄家,然后把你洗白。
可是现在不少股民都开始把自己当股神了,觉得自己已经把庄家看透了,觉得这赚钱也太容易了,其实庄家已经开始烧开水了,不要到时候突然惊叹怎么“开小”了。
记得前几年卖的最火的书是——打败庄家。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巴菲特说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
所以我同意爱搞搞的观点,一般人还是多关注价值投资好。
不买股票买国债未必是坏事。
自5-30,就觉得 ,好股要不时做做T+1否则,你的解套时间就会遥遥无期
所以现在常常动自己的股票,真正的炒
SB,我50%的股票是我的,我炒高了就抛,不跌才怪,不过我没本事那样,可是有很多黑人哦
比如,我有30%股份,我散布谣言,这公司现在经营状况好,我就买,你们也应该买,啊什么什么的,等股市一张上去,我立刻抛,抛了跑到天涯海角,股民的钱,银行的贷款到我手上,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