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转载别人的东西,不过刚刚发现有位同学3月21日在我这里留言一大段关于新华财经媒体XSEL 的咚咚,非常有趣,刚好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搞搞股票:新华财经媒体XFML错在选择纳斯达克上市》,所以对任何有关这家公司的背景材料都充满好奇,上市当天即跌破招股价中国概念股可不多,上市2周了,直到今天(美国时间3月23日)收盘价11.65仍低于13块的招股价。
根据它的招股书,集团拥有这些媒体网站:“www.mjc.com.cn , www.econ-world.com , www.money-journal.com , www.eobserver.net , www.eobserver.com.cn , www.jingjiguanchabao.com and www.eeo.com.cn . www.xinhuafinancemedia.com”
一个都没听过,是不是俺孤陋寡闻呢?
看来小站长们的群站有去处了,一个个卖给这个新华财经媒体就行了,反正它们拿了不少老外的钱。
把那一大段留言提上来供大家八一下,下面开始转载留言,粗体部分是我加的,突出重点方便阅读。
----------------------------------------------------------------
从新华媒体攒局的过程看资本运营的诚信、看美国投资人的悲哀未来
新华财经由于经营新华网等业务不善,急于融资-需要极小代价获得最大资本用于还债
于是
1 看中了开麦拉传媒由于经营不善但是有说辞空隙的内蒙古卫视独家广告代理合约,但是由于开麦拉传媒的运营资本涉及挪用外高桥事件暂时搁置
2 通过中间人了解到当时开麦拉北京致胜广告公司代理的国际广播电台FM91.5和上海FM87.9的盘子,由于北京年承包按照1000万人民币支付国际台,上海按照900万一年支付国际台,由于开麦拉传媒没有运营资金,及国际台发射内容的无法协调性,使得北京已经盈利的业务被上海拖累,于是在开麦拉出事之前将此合约转到一个新的由金一敏出资成立的世纪光年公司,同时转过去应收合同款386万
--变成了后来签约套现的基础,新华财经媒体只是需要支付这386万及运营费用就获得了这家公司的控股权,而支付的款项自然流入了替金一敏做盘的人的口袋,马上变成豪华车房,并继续拉抽屉,当然对于小利的追逐使得布什女士发现了价值,因为她可以以很小的借来的小基金的钱就可以开始攒局了,而此时的那个人分文没有,空手套的精彩还在后面
4 经过2005年初到2006年,他们在国际台的经营很糟糕,高回扣低价格,搅乱4A广告的投放方向/更改收听调查表编造收听率.更有意思的是,新华财经需要他们自负盈亏,当他们欠款达到2000万时候,就萌生用投资新公司来获得新的资源,同时用新公司的投资做为给国际台补缴欠款。于是国际台为了收到广告欠款又为了没有政治风险,于是就成立公司,由世纪光年投资与国际台成立广告公司,国际台没有投入与风险,只要广告收不上来随时可以解约,尽管为了上市,新华财经要求他们将合约变更到20年.
5 新华财经有内部人士公然说,他们只需要做好补充不足广告额的准备就好,毕竟北京90.5的广告承包商刘卫东的公司已经被收购 北京 91.5上海87.9的广告承包公司也被控股 北京现在承包88.7的公司要么乖乖的支付承包款,要不卖出带有合约的公司要么投降 (附带一个广东的落地频道,目前也已经转到新华财经的控股广告公司) 这些频道的承包费用大概在4000万以内,而88.7的代理公司占800万,其它的当中 北京91.5的营业怎么也应该到800-1000万吧(惯性) 差额补充不过区区几个钱
6 最有意思的就是,因为世纪光年的替金一敏做盘的人在与新华财经签约的时候突然违背金的承诺而不肯放弃股份,此时金已经出事无法处理,所以他的股份决定他要利用可能的资源为自己和新华财经媒体拉抽屉
就出现了因为支付不了广告欠款就与国际台非官方公司成立节目和广告公司,换得新华财经的2000万人民币,2007年他估计要继续拉抽屉,比如投资国际台网络公司置换所欠广告款,再成立合作发展国际台电视中心再置换 那么,从新华财经媒体而言这个餠很好看,这个做法很可取,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换取到海外股市上的资金,需要给不了解中国的投资人以美妙的遐想,给中国需要发展的媒体一个展示,展示他们能够融资的本事
试问:国际广播电台的高层就为一点广告款而将来自媒体的尊严被置换调吗?
7 再看外高桥,因为保证金失窃终于发现是被投到开麦拉传媒,而将几千万被白条通过拍摄电视剧洗走的钱说成是投资到内蒙古卫视,把被转帐走的钱一亿多元的钱说成都是投资到内蒙,实在奇怪,其实内蒙古卫视根本没有被投资做什么,首先只是借用了钱注册开麦拉传媒而已,第一个1000万押金中的400万是广告预售款支付的,第一年给内蒙支付的6000万都是广告收入没有欠款,包括落地费运营等需要补充的投资非常有限,因为第一年就开始预售,只是开麦拉到后来外高桥接手后一直都是由于不善经营致使经营困难没有发财或者略有亏损而已
外高桥不是做媒体经营的,自然会视此合约为烫手的山芋,急于希望换取价值无可厚非
所以就出现了外高桥把自己的一个荣晋拿出来和新华财经丸回2000万美元,而一切都是基于开麦拉附带的这个容易展开资本想象的内蒙古卫视的15年的广告代理合约
新华财经媒体所谓的第三方合约就是一个说辞,用及小的代价获得的上市遐想
估计默多克都得看傻眼睛了
身无分文通过紧靠中国媒体的边缘就换得金钱是要勇气的!
靠借款攒局再上市融资的布什女士更是胆大包天,这种展开想象的空间的做法说明美国上市审查并不严格
还有就是,没有在中国上市就是中国的福分
另外更加有趣的是,由于所攒局中的公司太多,而又没有人做,于是就找到了那个把曾经在承包了中央台经济之声中工作并最终令该广告公司倒闭的陈女士来到为国际台投资的广告公司做总经理.
上海的频道已经签约两年,但是几乎没有人在经营,只有一个沈老师看摊子,因为掌舵人不给银子,所以一直无法开始经营并亏损着。
北京91.5的经营班子更是可怜,找到几个没有电台经营经验的人在那里高回扣低价格的销售着广告,没有大的进展,用低价客户的量展示一片繁荣景象。
现在估计新华财经将要参与潇湘电影制片厂的那个电影频道的事情了,这样就正好吻合了它的招股投资风险中所言的了
所以如果股票能涨就说明证券融资的不够严肃性现实吧
上市就是赌局
没有真假是非可以探讨
投资融资的教科书上应该把攒局界定为高价值想象能力的培养
所以网络上的信息有的很真实,只是大家不愿意面对真实的网络中的数据,人们愿意被欺骗,欺骗的语言都是好听的,欺骗的结果都是满贯的,所以金钱也喜欢欺骗
所以新华财经媒体为了还债而愿意被有些人傍大款,因为新华财经的布什要利用傍自己的人去傍美国投资人的钱
各取所需
所有他们合约中的第三方不会让新华财经赚钱的,钱自己赚,窟窿是新华财经的,这些窟窿会变成很多的很有遐想的新的公司
新时代的"默多克"出现了
-----------------------------------------------------------
转载完毕,是真是假俺的不知道,在网上查了下有关资料供大家进一步学习这些高深的“资本运作”。
辅助读物:
看看一个普通的美国投资者为什么买跌破招股价的新华财经媒体(哎呀,原来是个中国人):
这些都是在google上搜的参考文章说的
Intermediary Co., Ltd. provides programs to Inner Mongolia 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another program to Hunan Satellite Television.有关这家公司的资料很少,请问你能否帮忙查查?谢谢Aigaogao
俺不想搞它了 虽然说它内里没啥好咚咚 但估计能上市第一次公布业绩会留有后手 应该会升回发行价吧 当然这不是一定的 美国市场上经常有公司上市后跌低过发行价 然后一直跌下去
目前我还是很看好xfml的 尤其在月初收购了jcbn之后
个人估算如果jcbn年底合并报表07年eps在0.55美金左右 07市盈率不到13倍
如果再算上账上1.2亿美金的现金 这股票严重低估
如果仅仅保持现状 这也会是只大牛股 唯一比较令人担心的就是集体诉讼事件
楼主如果想讨论关于这只股票 可以给我发email: [email protected]
我是职业投资人 主要做美股 港股 A股都做
简单而言:大东家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厅 将内蒙古卫视汉语频道的广告权签给了开麦拉 因为外高桥保证金案 开麦拉归属到了外高桥 外高桥成了表面上的广告承包商 新华财经媒体需要上市圈钱就用股票及部分现金获得了内蒙古卫视汉语频道的实际广告运营权
他为新华财经签到的广告合约里的一个上海频道的运营几年来就是根本没有运营没有经营每年由新华财经的关联交易支付这一块亏损
他现在已经家财万贯,住豪宅继续骗,他利用新华财经的资金打理自己的公司,并且还要学习新华财经圈钱的本事要大干一场.被他骗的人已经很多了,他对于承诺是根本不兑现的,这比新华财经的人还要厉害,所以与他不慎搭上的人要小心从事
他可以说国际台的王庚年台长已经是他的附庸,他可以说他和国家各位身居要职的领导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其实如果没有以前朋友们的关系与新华财经的钱他就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小骗子
和内蒙古建立关系的不是现在的任何人,对于内蒙古而言是好事,对于新华财经媒体而言未必是好事
因为欣赏你的背景与做事风格,所以给你一些善意的提示
1. 收到郑香兰的辞呈了吗?她为什么辞职?她为什么要郁岗给她分手费?为什么郁岗让她消失几个月?为什么她能获得500万元人民币?
2. 新泰华德的营业额业绩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谁又是刘为东背后的黑手?
3. 新华财经媒体收购的公司中有多少是属于一个董事操作并大比例分成的?
4. 2008年业绩将出现大幅下降原因何在?
5. 为什么一档年制作成本只有1500万左右的栏目要在做成4000万/年? 难道真的是持平吗?
6. 为什么内蒙古卫视的收视一直上 不来?
7. 一档财经栏目能让内蒙古卫视获得什么?
8. 内蒙古卫视落地费用/频道广告成本/栏目制作费用/超级昂贵的人员费用与回收广告的关系?
9. 与国际台台长的关系真的很密切吗?千万不要相信!
10. 为什么世纪光年在国际台关键的节目问题上没有话语权?就算有又有谁会话语?一个广告公司的内勤文案?还是没有频道生存建设经验的销售人员
11. 现在91.5最红的节目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什么代价?如何打造的?
12. 为什么一个一无所有的因为外高桥事件而受益的新华财经的董事如何短时间从新华财经收购公司的过程中获得超过几千万美元的?
13. 黑手为什么急于离开新华财经?急于要对价成果?
14. 经过他的收收购的内容提供商们为什么实现不了盈利?为什么制作成本堪称中国之最?
外界说新华财经被一个草根掏完了!
看来如果新华财经自身不处理这些问题,那么相信美国会有相当多的投资人会关注的。
1. 新华财经曾经在日本创业板上市,但是在中国经营不利,以至于严重亏空
2. 他们和中国当政权阶层的人脉并非她们描述的那样
3. 从2004年开始他们通过各种个人在中国找寻可以被美国投资人有信任感觉的项目
4. 在2004年中,他们通过一个加拿大籍的香港人找到我当时所在的开麦拉合作公司来了解我们手里有的几个广告代理合约,一个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91.5 另一个就是中国内蒙古卫视汉语综合频道(附件是当时的合约:请参考)
5. 由于投资开麦拉的资金是投资者从中国外高桥股份有限公司挪用的在中国国海证券上海证券所的保证金,所以案件发生后,我们被投资的开麦拉传媒就转到了外高桥.而外高桥不看好未来经营内蒙古卫视的业绩,于是就将拥有内蒙古卫视广告经营代理权合约的开麦拉传媒通过外高桥的海外独资公司荣晋公司用现金与上市后股票兑现的方式暗地转由新华财经媒体经营,但是内蒙古卫视不承认新华财经,只承认开麦拉的产权方外高桥.
6. 新华财经收购的制作单位在内蒙古卫视的做为令人瞠目结舌,一档只需要1500万元人民/年的栏目,他们收购的制作公司确以成本4000万报给新华财经,这档栏目的广告收益在4000万左右,帐面上基本持平,而原本的合约价值没有增长,营业额看似增长
7. 这里有一个坚守自盗的关键人物,郁岗(是新华财经媒体的董事),郁岗把他能控制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个人公司用很少代价变成他个人的,然后卖给新华财经媒体,他不断的从他推荐收购的公司中获取大量现金与股票包括对价利益
8. 从新华财经媒体上市这一年多,郁岗已经通做假合同制造营业额换取三倍对价的方式获得了将近4000万美元(现金及股票),他将与2008年4月离开新华财经并让为他收购公司并做假合同的会计郑香兰女士(很害怕并已经递交辞呈)尽快辞职(她在做假合同的过程中赚取了大约500万人民币)并消失几个月,郁岗已经办理全家移民并继续用采取这些方法诱惑美国的投资人计划在香港上市媒体公司
案例: 新华财经媒体收购的公司 新华泰德 法人刘为东 现在是新华财经媒体德董事,其实刘为东就是郁岗的代言人,郁岗在后面操作
他们看似巨大的营业额主要是通过委托若干第三方公司购买的假合同,由郁岗分别为那些第三方公司提供费用与合约履行款支付到新泰华德公司,这样新华泰德就实现了你们在财报上看见的盈利.而郁岗他们获得的是公司承诺的每一年内实现的营业额后的三倍对价利益
在他操作的公司中有世纪光年/开麦拉世纪工厂/新华泰德/经视等以及其它的通过他收购的公司
实际上是新华财经收购的公司没有盈利的,基本全靠关联交易与假合同实现盈利
新华财经媒体收购的公司都是到新华财经兑现并获得高额年薪,他们每个人都为自己另外的公司工作,而新华财经媒体经营问题非常非常严重
还有很多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我所说的都是事实
做假最严重的是新泰华德,光是做假合同德会计就获利近500万人民币.
还在赚取大量的制作费用.现在他终于熬到要离开新华财经的时候了
如果这些事情被起诉新华财经媒体的人们知道又会有一场好戏了,可惜了好一个中国概念股
爱高高怎么知道那么多,你是参与者吗?
骗子横行的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