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本儿戏》那篇说过,人类社会经济模式的变迁及经济规律周期性轮换,导致了不同行业的上下浮沉,而同一个行业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段高涨与萧条情况也相差很远,犹如潮涨潮退,大范围有规律,区域性无定律。
下面我们举一个实例来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是由《消费人生》支撑的,而在全球化社会大分工的今天,为了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等运送到各个国家和地区,中间环节离不开运输行业,所以当人们疯狂消费,经济红红火火的时候,运输,这种先行行业生意也蒸蒸日上。
之所以称为先行行业,是因为它担负着不但成品的运输,也承担了原材料的流通,经济开始转好前夕,各生产企业纷纷下单为中短期的生产计划订购原材料、半成品,所以铁路、公路、空运、远洋等等运输行业也就开始忙活起来。
相反,一旦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运输行业的业务增长率也随时下降,甚至慢慢变成负增长,即下跌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这种忽上忽下的变化演变起来是比较慢的,往往数周、数月才能有所表现,但在股票市场,由于大家买卖的是企业的“将来”,企业三个月一次的季度报表总结只是“过去时态”,股民往往不能得知企业经营情况的“正在进行时”,所以大家只好用钱投票,通过买进或卖出股票的行为表达自己对趋势的见解。
例如下图,随便找了三家美国股市中运输业板块的公司,把2000到2006年股价和道琼斯指数的作比较:
NSC :Norfolk Southern Corp.
BNI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oration
CNI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USA)
上图可以看到,从2001年股灾后,美国经济逐步回升,直至今年2006年达到这7年的最高峰,运输业中的企业股价也随之步步高。
虽然总的趋势是向上,可放大一点来看,每年、每月、每日都有频繁的波动,但总的来说,除了企业本身一些非常因素外,基本同一个板块的企业其实都坐在同一艘贼船上,再看下图的2004年到2006年股价走势:
这里插句题外话,我很欣赏词风尖锐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同学,最近还观看他的全套电视节目“财经郎闲评”视频(注:我推荐所有热爱学习,天天向上的同学都去观看这整套视频),但有些细节观点上,我并不认同。
在其中一集西山老虎会吃人中,郎同学举了个例子:大型外资机构投行通过打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股价,操纵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利用沽空恒指指数期货谋取暴利。
我同意其大的观点,即外资机构操纵恒指,但郎同学在论证这个观点时候,提出中国移动业绩不好,它的竞争者联通业绩好(因为抢占了市场份额),股价就不应该随同下跌,而因为联通股价随中移动下跌了,证明外资打压。
这个论据是一个失误,因为根据“板块”优先单个企业原则,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属于同一个行业,同一个板块在股市上一起升跌其实是很正常的,外资机构利用这个操作获利,起码“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
那是不是学会了板块理论,只要“长线投资”捂着不放,就能成为常胜将军呢?
非也,非也。
股市的鬼魅就在于,你学会了经济规律,懂得了板块趋势,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在股市里面挣到钱,否则所有经济学家都是“股神”了。
经济学家不一定能成为股神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我们手头的筹码都有限,当你的钱每次只够买N个,甚至是一个股票的时候,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几率比成长为股市高手的机会高太多了。
所以,投资切记首先学会“风险管理”,否则破产只需一瞬间。
觉得爱搞搞在吓你?唉,这是俺以前血的代价换回来的。
下面让我们再举个实例来看看为什么要注意风险:
就拿上面那三个股票之一的NSC来说,从2004到2006年三年走势如下:
上图可以看到,三年间总体虽然一直向上,但光两次大的跌幅就能让没有风险管理意识的小股民或新手倾家荡产,2005年从37跌到30元,跌幅20%,2006年从57跌到40元,跌幅30%。
在股市上有多少人运用杠杆炒股呢?
有些新手刚涉入股市挣了一点钱,开心之余心狂了,觉得自己本太少,向亲戚朋友借钱炒,只要在一个热股上巨幅损失,自己钱亏完不说,还背负亲朋好友的钱债、人情债。
上面这个股票还好些,大跌的时间每次只持续三、四个月,相比中国股市数年的熊市漫漫长夜已经是最好的境况了。
但假如用的杠杆来源是证卷商的话,只要你动用超过80%的外借资金,而且开始下跌时候不控制风险马上斩仓止损的话,跌到差不多到你自己资金用完前,为你开户的证劵商就会自动强制帮你平仓,亏的都是你的,一段时间后,哪怕同一个股票再继续上升,都不关你的事情了。
所以经常会听到某某大庄、大基金破产倒闭也是同一个道理,别以为“大”就必胜,风险管理不好的话,越大,意味着“杠杆”,无论你有1000块还是1000个亿,用百分比算起来还是100%,一朝清仓的风险都是存在的。
因此,新手遇到股价下跌只抱着不放,认为学习巴菲特“长线持有”的错误认知,往往是造成小股民投资失败的最主要祸根。
那板块理论光对股民有用吗?
非也,非也。
板块理论对我们所有人都极为重要,在不知不觉中,其实每个现代人都在坚决地天天“炒股”。
想想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不也是受制于板块、经济的制约吗?社会就像个“大股市”,上错贼船当然痛苦,可就算你选对了,你们企业能否在同业竞争中取胜,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屹立不倒,都直接影响到你的收入及前途:
- 你服务一个企业,相当于“买了这个企业的股票”,细想一下其实打工风险比买股票高多了,因为一般人只打一份工,起码在股市还能“分散风险”多买几只股票
;
- 服务的企业倒闭或裁了你,相当于买股买了个“ST”,投资受损;
- 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相当于换一个股,但仍是“同板块迁移”;
- 从业的行业越来越没落,却坚持不改行,相当于新手炒股,遇跌不肯斩仓;
- 改行,等于“卖出该板块”,买入另一个板块。
人生如赌博,原来如此。
》》》搞搞钱的学问目录
“股市本身不挣钱,不过是财产的再分配。”
这点前半句定义不明,后半句大概想表达:“零和游戏”?
对于“零和游戏”的看法我不同意,以后再继续详述
现实生活中的换行当然比较麻烦,不过只要自己不断跟新学习,换什么行都可以的,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掌握从事的第一个行业的知识能力:)
哈哈 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给人换字?
新加坡不了解 不过它也应该算是比较成熟的开放市场 很多美国股市的知识应该也能借鉴
这个提议好像不错,不过我后面会专门写经济周期,各板块在周期中的涨跌,可能那个更清楚。
觉得还不上这个贼船为好,尤其是目前还不是多开放的情况下,怕初期死的难看,更怕后期死的更难看。
可是人生就难了
“男怕入错行”
要在行业之间跳转,除非是高管,否则不具备另一个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经验,别人凭什么雇用你呢?
应该说‘股市本身不创造财富,不过是财产的再分配’。有亏的,有赚的,总体加减后趋势0。
期待零和游戏的表述:)
其实行业转换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抱着“人生随时可以归零”的心态,转换板块实践自己的梦想,在人生这场赌博中,风险未必更大~~
以前看过搞姐介绍国外宠物店都可以上市IPO,倍感鼓舞和启发,正琢磨着明年辞职去开家洗脚店,捣鼓捣鼓也“那死疙瘩”上市~~~
好!给 aigaogao#gmail.com发了封信!想与搞兄学习下中国对美国的零售知识和网上做生意的些经验?
还望赐教啊!
请给我一个你的MAIL好吗?
我的:lusin.cn#gmail.com
非常需要搞兄的帮助啊^_^
[只是ai老师讲滴太慢,虽然理解ai老师讲滴慢一定有原因,还是希望ai老师讲的快一点,希望早点学到真经早赚钱啊!(都是赚钱了赚钱了……那彩信闹滴!)唐僧要是到999岁才取回真经,让现代这些250一翻译,那还不全都GCD了!]
世界上好像没有这种方法 否则你就能当世界首富了
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
希望能全一点.
有些看了上段没有下段..
另外,运输业的股价,最高的CNI涨幅有超过400%,最差的NSC也有超过100%,请问该如何理解运输业作为“先行行业”对经济或者说指数上行的指示呢?尽管我认同关于“经济开始转好前夕,……运输行业也就开始忙活起来”的分析和结论。
============================================
如果选的是好股票,几年内不会停牌退市,经过一个周期后其股票自然会涨到赢利地步吧。为什么说长期持有是投资失败的祸根呢??
新手,希望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