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挣大钱股价却大跌说起》这篇大家的疑问比较多,想想还是统一解释一下。
上篇总结这定论有同学对它不大理解:
不同的股票会拥有不同的市盈率: 越高市盈率,证明大多数人认定这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率将会越高; 越低市盈率,表明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潭死水”,甚至“走向死亡”。 |
说明:
- 这个总结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同一个股市、同一个时刻的比较。
例如美国股市、中国股市印度股市或是香港股市就不能摆在一块儿比,因为不同国家在同一个时间GDP(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和印度这类发展中国家最近每年都有超过10%的增长率,而美国这经济强国5%就已经到达经济周期的顶峰了,而股票代表了一个公司,股市里面各行各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缩影(当然中国股市不能反映咱们国家的经济变化,原因后面我会专门写),由于GDP增长率不同,而增长率是能调节“回收成本的时间”,即市盈率,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股市总体市盈率平均水平必定“应该”比经济强国高。 - 假设同一个股票即使业绩增长恒等,但在不同的时期市盈率也会不同。
因为假如现在这股票所在股市是“牛市”,所有平均市盈率都偏高,该股票被股民能接受的市盈率相应也会高,即大家都愿意用高价来买这股票;假如是“熊市”,整个市场平均市盈率都低,你这棵摇钱树也不能鹤立鸡群呀
。
- 有同学以为我上面那2句写反了,大家都想快些收回成本,即喜欢“低市盈率”,怎么热门股票反而是拥有最高市盈率的,比如百度72.62元相当于市盈率403呀?
这个问题简直不是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好嘢自然受欢迎!”,买股票不同买大白菜,这颗白菜成本1元,你用2元买它,它主人挣1元,假如这是买“结果”,思路正确;但问题买股票是买“未来”
,你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的,好比现在你用10块钱买了一股,你想的是啥时候才能收回这10块钱,卖给你的那个人曾经挣钱还是亏钱不关你的事,你要着急的是自己这10块钱啥时候能收回来。
所以在买之前,大家都热切地在“果园”里面“相”摇钱树,有潜质的相当于某树的简介写着“上季度”产量多少,去年产量多少,假如增长率稳步向上,你就会想:假如按以前的增长速度,今年就有XX,一棵连年都持续产量增长的摇钱树大家都希望拥有,于是都下“定金”,但这树只有一棵呀,只能价高者得,所以这棵摇钱树的“定金”(股价)就被炒高了,相应的“市盈率”就高。
-
关于季度、年度增长率看哪一个
股市里面那么多股票,要相互比较哪个更好,肯定要有统一标准,本来应该用年度增长,即今年比去年、去年比前年,但这就导致投资者一年后才知道自己投了个会生蛋的母鸡还是公鸡
,所以为了照顾股民利益,股市规定提交公司季度报表,每年4次,到年底再加上年度报表,本来应该到年底才“把酒论英雄”
,但股民会等那么久吗?俺们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呀
,所以不但宣布业绩会影响股价,每天经济消息对改行业的影响、政府政策的调整、股市流出流入的钱的变化等等,都随时影响市场上每个股票。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公司的会计年度有可能不一样,虽然大部分用1月1日-3月31日(第一季度)、4月1日-6月30日(第二季度)......但有的公司是按照自己公司成立那个月选择作为第一个会计月,所以导致了有的公司可能第一季度的完结是在4月30日等。
-
世界上真有人相信百度能连续2年每年增长1309%?
俺觉得美国人民还未至于那么异想天开
,只因为上次2006年第一季度的最好成绩,大家心目中对它评价比较高,假如这个季度能有接近的水平,比如800%吧,这样全年4个季度平均下来,说不好就有个比较高的年度增长率,也即年度盈利,令百度403的市盈率跌到100以下,不过俺觉得美国股市上对中国概念股普遍期望过高,因为很多美国人连中国、亚洲都没来过,在他们心中真以为中国是个“还没学会穿鞋子的非洲国家,只要每个人都买穿一双,销量不得了
”。
所以,百度大跌不是个别现象,今天2006年8月2日仍从前天的72元跌至
70.71$68.7(看错了,70.71是昨天的)收市(见百度历史股价),俺估计它在第三季度业绩公布之前还会继续下调
。
中国概念股8月内会陆续公布第二季度业绩,谁的增长率放慢了、达不到分析师(就是专门东家长西家短嘀咕每棵摇钱树今年预计产量如何如何的家伙
)预期的都会大跌,因为美国经济周期已经确认进入衰退期,这时候整个市场都普遍下调,那些拥有高市盈率的中国概念股首当其冲跌幅会比别人更大,所以有买卖美国股票的同学要注意风险呀(但美国股市跌市中都可以挣钱的,这个改天咱们继续论述。)
。
钱的道理一理通百理明,想想VC会投资什么创业项目呢?他们是专门帮助让摇钱树种子发芽长大的家伙,最终这树苗能否长成摇钱树要经得住股民的“践踏”,否则第一道关IPO就过不了,所以懂股市不单是为炒股,它能为你提供一个参考,权衡自己的中长期个人奋斗目标是否最佳。
假如连复式增长这个最基础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却去从事任何与钱有关的事情,风险都是很大的。例如俺昨天看到一个美国股民dehtrader的Blog,他在百度宣布业绩前用92块价格买了百度股票,亏了大钱,但可惜他亏完都不知道自己亏在什么地方,明明百度业绩“很好呀”,俺在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个“钱系列”翻译成英文教教他。
怕有同学访问不了国外服务器,把他那篇百度亏钱博文转贴过来(原文这里),看看美国股民怎么被咱们百度给“搞”了一回,哈哈。
BIDU |
早起的同学:)
嘿嘿
概念股更是来的快去得也快,美国人现实,追捧效应过了立刻就抛弃了
所以控制投资风险是“挣钱”过程中最重要的,“博”大钱的心态不可取,所以现在很多专业炒股的人都说别在业绩发布前持股赌业绩。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改了,谢谢:)
看了答疑后豁然开朗啊!嘿嘿,感谢!
继续关注.
呵呵 我总算说清楚了
随着讨论的深入,我想提出另一个话题:如何在股市中利用复利原理赚钱?(请注明是仅仅针对美国股市还是国内股市)
我先说普遍规律,中国股市后面我专门写几个篇章“中国股市的缺陷”,它的问题不是成熟股市和“未成熟股市”的对比,而是“股市”和“赌场”的区别。
太多东西值得学习了:)
娃娃学习ING
恩 大家一起学习 共同进步
很想知道中国股市能接受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
爱搞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