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工具 | 博客 | 目录 | 搞搞钱学 | 股票技术分析
星期三, 七月 26, 2006

搞搞钱的学问(三):复式利率的威力(答疑)

有的同学留言,我觉得这些有必要回答一下以便继续学习:

烧海 发表于2006-07-25 9:06 AM  IP: 218.247.11.196, 127.0.0.*
中国建设银行有个自动转存服务,其他银行不太清楚,但是估计也应该有。
这个自动转存,就是“储蓄存款自动转存是指银行于个人客户存款到期日,自动将客户未来办理支取的定期储蓄存款结计利息并代扣利息税后,将储蓄存款本金连同税后利息,按到期日当日利率自动转存为同种类、同档次定期储蓄存款的一种服务方式。”,和你所说的复利率是一个道理。

地址是http://www.ccb.com/portal/cn/mini_set/second.jsp?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B4%E6%BF%EE%B7%FE%CE%F1%3E%B6%A8%C6%DA%D2%BB%B1%BE%CD%A8%A1%A2%BB%EE%C6%DA%D2%BB%B1%BE%CD%A8%A1%A2%B6%A8%C6%DA%D7%AA%B4%E6%A1%A2%D4%BC%B6%A8%D7%AA%B4%E6&miniset_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B4%E6%BF%EE%B7%FE%CE%F1

lusin 发表于2006-07-25 8:52 PM  IP: 58.60.241.156, 127.0.0.*
我就是个天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个复利...

脑子里只有A(1+X)^B这个公式,呵呵

中国银行可能麻烦一些,自己可以一年期存百去,到时候取出来再连本带息存进去,如此反复,呵呵

烧海同学和lusin同学:复式利率和自动转存是两回事,因为3年期和一年期定期利率是不同的,我查了一下,现在中国银行网上公布人民币存款利率是:1年定期2.25%;3年定期年利率3.24%,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如下:

 

自动转存:意思一年到期马上连本带利存进去,本来你自己手工转,现在是银行自动帮你转,但实际上还是三个一年定期连续存:

第一年:¥100         X (1+2.25% ) = ¥102.25

第二年:¥102.25    X (1+2.25% ) = ¥104.55

第三年:¥104.55    X (1+2.25% ) = ¥106.9

 

三年定期(单利率)

¥100 X (1+3.24% X 3年) = ¥109.72

 

三年定期(复利率)

第一年:¥100       X (1+3.24% ) = ¥103.24

第二年:¥103.24  X (1+3.24% ) = ¥106.58

第三年:¥106.58  X (1+3.24% ) = ¥110.04

 

三种方法上面比较非常清楚,假如是采用复利率,你去银行开一张存单,上面写明三年后到期这张存款面值是110.04元。

lusin同学:无论你怎么天才,假如中国银行规定是单利率,你是斗不过他们的

 

niarevil 发表于2006-07-25 10:58 AM  IP: 211.94.143.34, 127.0.0.*
你计算过利息税么?
抛去利息税,这样算你的收益才对!

niarevil同学勤于思考,表扬,你说得没有错,如果单纯计算存款,确实要把利息还有通货膨胀等因素计算进去,但在这章我主要方向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存钱,而是强调钱的“繁殖能力”,税务、通货膨胀等等也会在后面章节讨论。

为什么俺在一开始就要强调钱的繁殖能力呢?而且强调“复式增长”呢?

因为我想说明“钱能生钱”,而且,对待钱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不能放任不管,因为钱不但有生育能力,但假如你放在那里不管它,它会自己死掉的

通货膨胀大家都听说过,好像离自己很远,但当你去菜市场买东西,1块钱1斤的菜升到1块2时候,你可能才有所察觉,当钱贬值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单式或复式之分的,一定是“复式利率”。

我们中国经济近年高速前进,据说GDP都是2位数,就是说超过10%,但通货膨胀呢?从来没有正式公布,按照某些专家所言,咱们国家平均每年通胀只有2~3%,这里假设一个最低数:平均每年贬值2%,即“复式利率”-2%,100块钱40年后结果如下:

上表看到40年后贬值了一半,但这真能反映咱们中国的实际吗?俺自己感觉10年前等价的东西现在都基本升一倍了,通胀起码平均每年4%以上

钱的繁殖与贬值特性都是要牢记的,假如你不把这个想清楚,是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把钱买债卷;有人买房子;有人买股票;有人创业;有人借钱给人创业等等。

其实他们那样做未必是贪婪,而仅仅是想尽量保持自己手中的钱不会“缩水”,你也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在你眼中很保守的方法,可能实际上是很危险的,别人很“冒进”的方式,却是稳妥的。

例如,在爱搞搞眼里把所有钱存在中国的银行,享受固定存款“单利率”待遇的做法才是最危险的。

更多废话目录>>>>


关联文章
40条同学们的留言啦 to "搞搞钱的学问(三):复式利率的威力(答疑)":
花花 - 2006/7/26 10:48:00
哈哈,钱死鸟
普通人家木有多少钱折腾,又没有什么知识地就会老老实实的存银行哈
有点知识又不愿意折腾得就去买基金
有知识又愿意折腾得路子就宽鸟
要再有钱,整个就是地主咯
爱搞搞 - 2006/7/29 15:39:00
To:花花
没钱的人才要多折腾
烧海 - 2006/7/26 12:38:00
感谢爱搞搞!
原来复利率是这样的。受教!盼望下文!
爱搞搞 - 2006/7/29 15:39:00
To:烧海
不用谢
小峰 - 2006/7/26 14:09:00
沙发就这样没有了,gougou抓取数据真慢,
爱搞搞 - 2006/7/29 15:43:00
To:小峰
可能抓虾快些
搞乐子 - 2006/7/26 14:32:00
花花总结的好!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老百姓的理财情况确实如此,所以理财教育(或者更时髦的名词叫“财商教育”)还是大有前途的~~

这个专题开的真好,期待更为深入的讨论~~
爱搞搞 - 2006/7/29 15:44:00
To:搞乐子
我也边学边写
windrose - 2006/7/26 14:37:00
自动转存(等于按一年期利率算复利)和单利率三年定期的结果不一致,是因为他们正是通过这样的算法来确定不同存期的利率。三年期单利率比一年期的利率高,就是因为银行更想吸引长期的存款。
爱搞搞 - 2006/7/29 15:46:00
To:windrose
我意思是本来他们应该给长期存款更高些利息的,因为其实中国通胀很高的
FiO - 2006/7/26 14:38:00
不错!很长知识~我金融方面的知识匮乏的很,以后多来看看 呵呵
爱搞搞 - 2006/7/29 15:46:00
To:FiO
欢迎
lusin - 2006/7/26 14:44:00
如果与银行打交道的话,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中行也可以用复利率,但同时降低年利率,结果他总会趋于一个市场平衡点^_^
爱搞搞 - 2006/7/29 15:47:00
To:lusin
现在中国不同的银行同一存款周期有利差吗?
lusin - 2006/7/26 14:47:00
文章中第三中方法比第一种好是因为他的年利率是不相同的,但如果政策改变的话,第三种方法的年利率一定会降低到与第一种方法能够取得相同收益的水平.

市场会迫使他这样做,结果应该是一样的^_^
zola - 2006/7/26 17:26:00
这里有篇文章说 《房屋贷款利息的陷阱》,我不明白为什么贷款10万20年要还35万,只还单利率的100000*(1+0.0639*20)=22.7800万不行吗?
我用复式利率的算法是:100000*1.0639^20=345160,天哪,要还三倍的钱。这10万存到银行,20年后却只能拿到按单利率算出来的22.78万。KAO!难怪爱搞搞提醒我们当心去银行质疑的时候会被保安架出来。
http://www.i170.com/user/xundi/Article_29856
爱搞搞 - 2006/7/29 15:48:00
To:zola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跑去银行问,放心,他们不会打你的:)
美人她爹 eraera - 2006/7/26 23:43:00
如果你要讲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就该用到老马的一般等价物了.hehe
爱搞搞 - 2006/7/29 15:49:00
To:美人她爹 eraera
哈哈 我哪敢写那么高深的理论咚咚 自己都不懂
脑子休了 - 2006/7/27 11:50:00
呵呵,受教了,这篇讲述的就很全面,便于选择吸收:)看来本人需要改善自己以前对钱没啥概念的状态了。
爱搞搞 - 2006/7/29 15:50:00
To:脑子休了
大家一起学习呀
猛禽 - 2006/7/27 16:13:00
人肉Trackback

<a href="http://blog.donews.com/raptor/archive/2006/07/27/978746.aspx">大惊小怪要不得</a>
爱搞搞 - 2006/7/29 15:53:00
To:猛禽
好同学,多写写。
我是老王 - 2007/5/12 19:09:00
受教``
爱搞搞 - 2007/5/13 0:48:00
:)
幸运者 - 2007/5/13 11:55:00
为什么起名字叫幸运者,因为有幸登陆了这个网站,太好了。继续学习,同时也谢谢劳累写文章的老师。
爱搞搞 - 2007/5/14 1:51:00
:)
mybob - 2007/5/16 15:32:00
存钱就是烧钱:)
爱搞搞 - 2007/5/17 17:04:00
:)
花心菜 - 2007/5/23 14:46:00
不得了,明天马上去把所有的压岁钱从银行取出来,这么多年都让他们僵在银行了。我要让他们活过来,怎么我幼儿园的时候不上网来看看金融学的知识呢!!
爱搞搞 - 2007/5/23 15:50:00
:)
m - 2007/6/20 22:42:00
开始粗心没看清,原来如果存3年定期,单利是3年后1次算清,复利则会年年一算,利息滚进本金的呀!
但我有点不明白,既然是存了3年的定期,难道不是应该这3年到了就一次性取出么?为什么会有每年一算的利息呢?为什么会有复利呢?
爱搞搞 - 2007/6/21 4:08:00
三年定期取是相同的,只是最后到你手的利息就不同的。
藐昆仑 - 2007/7/19 15:25:00
今天发现了爱搞搞这个网页,不错,这就是我苦苦找寻的东西!
爱搞搞 - 2007/7/19 15:33:00
欢迎:)
喝完二锅头 - 2007/9/8 16:26:00
说的不错,在选择现有资金去留的一个情况,一般中国社会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期待爱搞搞继续努力,提出更好的建议!
123` - 2007/9/26 15:12:00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说的黑好`有黑多撑死的多先别饿过噢`
木叶豹象 - 2008/7/18 13:45:00
利率的增长赶不上通货膨胀哦。
明白了糊涂 - 2008/10/17 14:47:00
你想要复利人家(人民)不带你玩咋办
匿名 - 2008/10/18 14:31:00
谢谢爱搞搞的传经送达,但个人认为在现今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是很麻烦的,要说钱也不多,房子买不起,股票玩不起,基金耍不起,借钱不敢干(一般是不还的),我们也很无奈,最后被国家吭!只有存银行被国家玩算了!
唐家三少 - 2009/2/18 18:44:00
有时间的话去多看看这方面的书,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让我们增长更多的见识,
caii - 2009/5/8 17:24:00
To zola - 7/26/2006 5:26:00 PM
这里有篇文章说 《房屋贷款利息的陷阱》,我不明白为什么贷款10万20年要还35万,只还单利率的100000*(1+0.0639*20)=22.7800万不行吗?
我用复式利率的算法是:100000*1.0639^20=345160,天哪,要还三倍的钱。这10万存到银行,20年后却只能拿到按单利率算出来的22.78万。

----存款和贷款利率不同.....
越搞越有劲 - 2009/5/26 13:27:00
爱搞搞很敬业,每个人都回复鸟,我要经常来顶
kissandsex - 2009/6/14 16:12:00
到后面哪有回复 :(
囍中国 - 2009/11/13 13:43:00
我就属于把钱存银行的傻鸟
总在寻找 - 2009/12/18 16:44:00
该思考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了,受教了,谢谢!
匿名 - 2011/5/24 17:44:00
搞搞,我强烈要求要认识你。。。你留个联系方式吧。
甲亢症状 - 2011/5/25 18:37:00
支持一下
Replica Handbags - 2016/11/29 15:23:00
爱搞搞很敬业,每个人都回复鸟,我要经常来顶
replica versace shoes - 2018/4/1 10:13:00
The gestation period will feed you into a selfish frenz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t that time, perhaps
Replica Balenciaga Trainers - 2018/9/21 15:57:00
incident to the Henan Cancer Girl Wang Fengya incident, they ate bloody heads, and did not even wipe their
happy wheels - 2019/5/23 15:52:00
The article is very useful, it helps me to expand my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 the Power of gross interest rates. I hope that you will have more interesting and interesting articles.
gucci belt replica - 2019/6/3 9:43:00
his brilliant talents disappeared. He is not 50 years old at this time
alexander mcqueen shoes cheap - 2020/4/7 15:55:00
"When zhong shu left, he didn't close his book at the first sight. I attached it to his ear and said, 'don't worry
匿名 - 2021/3/15 0:40:00
http://hcialischeapc.com/ - cialis online cheap
匿名 - 2021/6/21 13:44:00
chloroquine tablets amazon https://www.pharmaceptica.com/
匿名 - 2022/12/16 5:39:00
canadian weight loss pills http://www.candiphar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