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工具 | 博客 | 目录 | 搞搞钱学 | 股票技术分析
星期三, 二月 15, 2006

中国现代企业竞争力到底输在哪里?

看老白的闭关锁国还是开放搞活写回复,太长,干脆写个帖子。

老白文章里面举了2个例子,一个是汽车行业,走和外资合作的路子,结果至今中国汽车市场仍被外国品牌占据。而中国的香烟采取闭关政策,反而现在中国香烟市场仍是中国品牌称霸。

这2个例子是很典型的,刚好举例说说。

现代企业竞争力比的是什么?

很感谢《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里面说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麦当劳为什么成功?

在美国,麦当劳的汉堡包不是最好吃的,但它能做到的是你去每一间店,吃的汉堡包都是一样味道(在特定区域,他们会针对不同区域口味稍微不同),你所受的服务流程都是一样。

所以麦当劳成功在规范化的生产操作,及能从一而终的执行能力,它卖的不是汉堡包,而是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因此它能从一个点迅速扩张到全美,又像瘟疫般从美国传播至全世界。

现代的大型企业竞争的重点不是技术,而是规范的管理水平,有了规范化、统一化、持久稳定性,才能产生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所有企业大部分都是那样,才能产生一个竞争力的行业同外国同行对抗。

中国企业暂时能应付的是生产、销售环节单一化的产品

最明显的一点是,中国迅速做大而且能维持的只有在生产环节单一化的行业,例如食品加工,最典型的辣椒酱“老干妈”,连美国华人市场都卖。记得看过一篇采访,他们的生产程序从种辣椒开始,意味着所有环节牵涉外方合作的只占最小百分比。

所以香烟在中国的成功估计也类似,当工艺复杂化,需要向外采购零配件时候,假如下游产业管理跟不上,质量不稳定,无论你自身的管理水平如何规范,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必然不稳定,从而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很多不稳定因素。

上面的例子只是生产环节上,在销售环节、企业内部管理等等,环节越多,人脑管不过来就需要电脑,因此,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IT手段,企业的决策离不开数据分析,但试问有百分之多少中国大企业在这方面能合格?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型”的中国企业或品牌,在“毫无征兆”之中突然倒闭,因此对于每个做大的企业,似乎都在宿命的等待着那一天。

有趣的是今天早上看到一位投行同学的《哪些行业是投行眼中的香饽饽》,文中拿同一行业的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比较,说假如2者之间差异大于6倍,就是值得投资的“香饽饽”云云。

俺真替他老兄捏把汗,国美 PK Best Buy;娃哈哈 PK 百事可乐等等,没错,销售数字差了多于6倍,这能算激动的理由吗?有没有衡量两者之间的管理水平?相差几倍?

问题出在哪里?

能说的太多,这里想说一个很少人留意的原因。

在我做网上小商贩的生涯期间,感受最深的就是做事的非规范化、非标准化习惯带来的危害。

众所周知,江浙一带是继广东后的另一个生产基地,那里也是阿里巴巴的一个重要根据地。东西“物美价廉”,于是我也曾去那里进货,几次打交道之下,放弃了。原因很简单:你永远不知道下次的错漏出现在哪个环节。

  • 货不对板,经常,解释:上次的配件没有卖了,给你换了更贵的;
  • 尺寸不符合,解释:工人领会错了,大小差一点无所谓的;
  • 不按时交货,解释:这几天停电,没办法开工。
  • 质量不好,特别是劣质胶水问题导致分离百分百中标,解释:小问题拿胶水重粘就行,你拿回来我们帮你粘(我这距离可横跨半个地球!)。
  • 问:能不能下次用贵的胶水?我出钱。答:没办法的,我们这的胶水都那样,人家要几个货柜都一样的。

美国商场卖的普通生活用品,感觉上90%都是made in China,但估计那中国不是说的我们祖国大陆企业,而是台湾、香港厂家。

有了教训后,我要再做网上小商贩的话,进货一定只挑香港、台湾厂。

货物成本贵20%甚至50%都不是问题,因为硬一元还是软三元的关系,货物成本本身并不是关键。

同样是在中国设厂,同样是用一些当地的工人,为什么外资厂就能生产出产品过硬的产品?

报纸上曾经登载过一些外资厂工人投诉厂方对待中国工人不人道,处处是军训式的厂规,以前不理解,但当自己接触过一些生产企业后,完全明白了,不严厉,没法管,因为咱中国人就是有个性,个个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随心所欲。

去一个餐馆吃饭,同一个师傅,这次做的菜好吃,下次不一定,因为他的动作可能不同了,时间掌握变化了。

观察之下,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在生活中,无论大小事情,都可以发现这种规矩下的无序无处不在。

我的一个游戏:诚招Web2.0时代的2亿6千2百万美金机遇合作伙伴,游戏规定数个条件,但能全部符合的只有1人;木木玩2005“舞女木木杯”博客大赛,看看后面“报名”的,啥写法都有,但完全按照范例的很少......

你可能会说,网上那些是玩,大家都不认真的。

没错,是玩,咱们中国人习惯是啥都敢玩,尤其工作时间。

有时候想,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规律的习惯是怎么造成的呢?

这个问题太大,应该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但我想,会不会是因为文化、教育环境导致的人的本能反应从而形成了习惯?

我们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应该说是最有规矩的:

  • 出门见了熟人要叫叔叔、阿姨,不叫父母要责备;
  • 吃饭前要等齐所有人上桌子才能动筷子,夹菜不能乱翻、不能超越自己方向的扇面,否则就是没有家教;
  • 上幼儿园坐在小板凳上手要放背后,以免搞“小动作”;
  • 读书要听老师话,所有问题都有“正确答案”,连鲁迅的每篇文章都有划一的“中心思想”;
  • 各种领域都有“行家”,你初出茅庐敢发表不同意见,马上被人拍砖“你算老几”等等。

以上那些,有谁天生下来就是喜欢的?在一个处处规矩的环境,犹如被戴上金刚罩,会不会就因此导致人的一种反抗心理?然后就在自己小小范围内“乱搞”以取得平衡呢?

比如我小时候为了不叫叔叔阿姨,远远看见宁愿绕路走;在幼儿园双手被迫放在身后了,10个手指还能继续玩......

当你面对各个员工都是在细微处具有“创新”精神的时候,整个企业就会变成“无序”。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倒闭在做大以后,实际背后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

UPDATE: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和我的观点比较接近的,当时写这篇的时候没有找到那篇的链接,今天偶尔又看到了,还是加上吧:读《不认真和太聪明》- 来自《读者》

(摄影:爱搞搞)

照片说明:我电脑显示器背对2个窗子的夹角,这是望出去的左边,很普通的洛杉矶住宅街道,洛杉矶就是由这种连绵的房子和街道组成,开着车在附近转,每隔很短距离就有个十字路口,好处是:走错了,向右、向右、向右、向右或向左、向左、向左、向左就能回到原地,坏处是:房子都差不多,不能作为认路的依据,容易迷路,尤其有些地方的路不直,拐两下方向错了都不知道。


关联文章
30条同学们的留言啦 to "中国现代企业竞争力到底输在哪里?":
爱搞搞 - 2006/2/15 9:01:00
To:小峰
谢谢夸奖。
爱搞搞 - 2006/2/16 9:10:00
To:cyberblue
谢谢。
爱搞搞 - 2006/2/16 9:10:00
To:new2pop
呵呵,你这是就题目而感想啊。
爱搞搞 - 2006/2/16 9:11:00
To:美人她爹
我说了只是讨论一个不为别人留意的原因,这种大问题答案肯定一大堆。
爱搞搞 - 2006/2/16 9:13:00
To:aCPU
恩,行动重要,尤其你面对别人行动时的粗放,假如你能从严要求自己,节制、规律化、制度化,你就已经能在竞争中出人头地了。
爱搞搞 - 2006/2/16 9:14:00
To:NewC
是时间,咱们几千年都那样。
爱搞搞 - 2006/2/16 9:16:00
To:rual
我讨论的是生产工作流程中的不守规矩,这问题在制造业中尤为突出。和员工跳槽没有联系,呵呵,你误会了。
爱搞搞 - 2006/2/16 9:20:00
To:不爱完美
您也一样误会了,别忘了我这篇主要是顺着老白思路:汽车和香烟,都是制造业,这可不是IT行业,个个都起码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可能由于我在生产企业,就是厂里待过一阵子,又看到家里的世交从一个全国闻名的私人厂破产倒闭,所以感受比较深。这些经历有空再写吧。
爱搞搞 - 2006/2/19 16:54:00
To:aCPU
我觉得文化教育环境问题,不是时间能改变的。
爱搞搞 - 2006/2/19 16:54:00
To:okevin
恩。
爱搞搞 - 2006/2/19 16:56:00
To:KingZhang
恩。
爱搞搞 - 2006/3/1 10:41:00
To:wear
“中国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说得好,哈哈。
小峰 - 2006/2/15 8:49:00
爱搞搞的见地真非一般的说,
cyberblue - 2006/2/15 9:19:00
好文,收藏
new2pop - 2006/2/15 9:53:00
一句话,输在“交易成本”实在太高了. 原因就在于信用、服务,还有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破坏...

恰好我这几天也在洛杉矶,从自己租车去玩这一简单的事情国内外对比就知道,有多少的差距需要弥补了...
美人她爹 - 2006/2/15 10:10:00
爱搞搞的文章中国现代企业竞争力到底输在哪里? ,前面对中国企业的弊病分析的很好,但是后面忽然引出来一个假说”在一个处处规矩的环境,犹如被戴上金刚罩,会不会就因此导致人的...
Pingback/TrackBack
aCPU - 2006/2/15 10:26:00
这些话题实在太大了,说得也蛮全面细致,不好插话来着呢。

感觉上,国内的聪明人多,想法多,然而,能长时间稳稳定定地做好工作的人却很难碰到!很多人从小养成了随意率性、老子最大的思维习惯。

前段时间,才刚好悟出行动的力量远比思想的力量大,从本文中也重新感受到了这一点。
NewC - 2006/2/15 10:35:00
时间的问题!!
rual - 2006/2/15 20:38:00
不守规矩我相信不是习惯,而是环境和法规的原因。
如果所有的客户都要求很高,自然质量好企业的会生存下来。
再说不受规矩带来的代价如果很低的话,资本家当然不会自讨苦吃。我相信这是不分国界的。

......
当你面对各个员工都是在细微处具有“创新”精神的时候,整个企业就会变成“无序”。所以,很多中国企业倒闭在做大以后,实际背后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人。.....
奇怪的逻辑。
企业倒闭的原因当然是人,国家完蛋的原因也是人,今天提前回家的原因也是人。
和"创新"精神有什么关系。人总是不安分的,关键是让员工能够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不安分才是重要的。
全都是守规矩的员工的企业是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
不爱完美 - 2006/2/15 21:10:00
“当你面对各个员工都是在细微处具有“创新”精神的时候,整个企业就会变成“无序”。”怎么把员工的各异的个性都转化成你需要的方向的力量,才是企业管理之道。在这个意义下,管理规范化统一化与否,与企业人文文化能否影响企业生死无关。死掉的企业不会让你有机会看到它们的不足,能让你抱怨是因为它们还活着。

人文环境作为一个国家的大环境,人人都是一样的。能引水归渠,才是企业的本事。

看病挺准,下方乱点。爱搞搞要再提高功力。

aCPU - 2006/2/16 18:07:00
明白

BTW:突然记起了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国人既有勤劳的一面,又有松散的一面。还好,相比他当时说的情况,现在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多企业都能高速运转。故而,情况会变得更好 —— 赞同楼上的观点,只是时间问题。
okevin - 2006/2/16 19:27:00
洛杉矶这么好玩啊
我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玩的啊
KingZhang - 2006/2/17 11:02:00
从小我们受约束的太多了,可能后来就造成逆反心理了吧


而且企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在成长阶段,会越来越好的。
wear - 2006/2/28 22:35:00
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品茶赏月等,讲的是外在的感觉。比如讲中国的汉字,变化繁多,比之英文26个ABC,很难用规范化的东西来套,当初计算机兴起的时候为了数字化汉字很是着急了一阵.在比如将中国菜,列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但里面的工艺很难量化,"加少许盐",少许是多少,很难估计,完全靠感觉.比之德国人有些呆板但严谨认真,一思不苟的理性思维相比,中国人往往是感性的.有一句话说的好,"中国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likemm - 2007/5/25 3:07:00
这都是中国教育在做怪!因为从小人们(家长或老师)把一切自己认为“好”或“不好”(世上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的行为就直接告诉孩子或直接下禁令,导致人们只知道这(不)可以,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更没去体会过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人们不想去知道为什么。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那将会很严重的。规定(标准)是好东东,但不理解为什么要规定也不想去知道那就不是好东东了,只有有了好的教育方式才能有好的认知,只有有了好的认知才能造就好的行为标准
匿名 - 2007/9/14 21:23:00
呵呵, 和汉字本身有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含含糊糊,不精确,不讲求严格逻辑的汉字。 所以我们才几千年一直没有大的技术进步,才有八国联军才十多万人居然把我们一个亿的国家都打败了:( 所以,各位先把英语学好再说把,英语思维是比较严谨的。
柯夫斯基 - 2008/1/4 16:29:00
问一下爱搞搞,可否就你所知告诉我洛杉矶的住宅价格(以上图为例)?
爱搞搞 - 2008/1/6 6:14:00
http://www.zillow.com/ 这里能查到全美所有地区房屋价格。
木叶豹象 - 2008/6/24 11:04:00
洛杉矶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囍中国 - 2009/11/18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