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angelo's David
这是意大利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为了配合今天的题目,照片由小乖乖加工过,请点击上图观看没有“做手脚”的原图。
“大卫”雕像本来是公认的举世闻名艺术品,但在香港,一个报纸曾经因为刊登他的照片,被别人告刊登“淫秽”图片,后经法院审理,法官驳回诉求,该报纸评论说,这件事情让东方之珠香港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一个常见的问题很让人头痛:裸体影象,到底是黄色还是艺术?
这标准的划分没有定论,爱搞搞年轻时候曾在某美术学院混过一段时间,那里面裸体写生很普遍,尤其是油画系。其中裸体模特并不局限美女,男女老幼(当然18岁以上啦),高矮肥瘦都有。
记得也曾打听过这裸体算是黄色还是艺术,得到的回答大致如下:
自然的全裸一般是艺术,故意遮盖重要部位的是黄色,最重要的区分还在于,艺术作品是为了让观众欣赏人体的美丽,黄色作品往往以挑起观众的性欲为目标,所以经常故意遮遮掩掩,增添神秘感。
因此,不能一看是裸体,就说是黄色。艺术和黄色其实一线之差。
今天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引申到一个IT业界经常关注的话题:什么是作恶?
(请稍后看本篇的中集)
Update
嘟嘟在本篇留言,替我说了我想说却不会表达的意思。
嘟嘟 发表于2006-01-26 11:25 PM IP: 220.192.137.*
如果你把手掌挡在眼睛前面,从手指缝里去看一样东西。。那多半是黄色的 如果你能很坦然的去看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了。。 没有谁能说艺术是一个什么概念,但是一个人的艺术观却是自己可以告诉自己的 不过如今的互联网是够艺术的哈哈 |
恩,是。
呵呵,谢谢能有耐心看完我所有废话,真很少见,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继续写的动力:)。
哈哈,是有点,过年嘛,别太严肃。
呵呵,谢谢你这专业人士意见。
呵呵,那个大家都已经谈过了,我没啥说的。
谢谢收录。
呵呵,我也喜欢黄颜色。
哈哈,2.0怎么和艺术挂钩了?也对,挣钱的艺术。
呵呵,真的啊。。。
原来多了一条呀。
呵呵,加你在交换链接了。
恩,不愧为画了12年画。
好长的故事。
呵呵,在美国那个行业也承认的,他们有自己的颁奖会,就像奥斯卡一样。但法律规定只能面对成年人。
谢谢出文回复,也很有兴趣知道怎么才能“道路曲折而达到胜利”。
不过就你举的裸体海滩例子,很想问一个问题:“听说中国有个摩梭族仍过着母系氏族的生活,您生活在中国,有没有受其影响?”
另外:请注意Trackback过来的内容,洛杉矶不应该用“落山鸡”,你在自己窝里怎么写是你自由,但拿到我这里,让人看着觉得很恶心,就如有人把“中国”、“中国人”或你所在的城市换成其他歧视性字眼的时候,你会有何感想?
“几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一次原谅,下次有同类者,我会在自己的窝删除任何这种Trackback或留言。
接受道歉,谢谢注意。
我这个系列想说的不是BSP和blogger的赢利模式,也不是想为垃圾邮件正名,涵括的范围更广,是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这几天在重新思考一些东西,过2天再写。
原来真是受开放思想影响的一个,佩服,我老人家自愧不如:)。
呵呵,你那里链接都不通,怎么回事?
Ps:又用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所有的历史文章——有我这样看blog的么?不过至少说明还是很有趣味滴:)。
如果你能很坦然的去看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了。。
没有谁能说艺术是一个什么概念,但是一个人的艺术观却是自己可以告诉自己的
不过如今的互联网是够艺术的哈哈
Pingback/TrackBack
这句话是在说看恐怖片的情景嘛~~
这句话是在说看恐怖片的情景嘛~~
http://www.blogcn.com/user43/t38183/index.html
作者:杨琳桦 姚峰 李晓艳 |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1-27 2:05:56
"通过两个公司来进行流片和封装不符常理。"该举报人说。华虹NEC一位资深人士也说:"通常只在一家公司进行流片或封装,不会分别进行。"
24日深夜11时,喧嚣的上海人民广场已清冷寂寥。在一辆停着的白色轿车中,一位身穿浅色羽绒衣、微胖的年轻人对记者示意:"我就是你要找的举报人。"
他说,经过一天考虑后,他希望与记者"见一面"——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媒体。
"我们十分担心安全。"每隔20分钟,举报人就驾驶白色车往前行驶一段。
在车内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举报人更为详细地透露了他认为"汉芯一号"发明人"陈进是如何造假的"。
"我手中有一系列的光盘证据。"该举报人宣称,"这些光盘有陈进详细的造假过程,包括技术造假内容、实物照片以及一些违法的资金帐面凭据。"
但是,他最终出示给记者的只是"第一份证据"。
第一份证据:ENSOC公司的流片服务?
"陈进一直只说'汉芯一号'是通过中芯国际走的流片,通过威宇走的封装。"该举报人说:"我有证据证明他说的不符事实。"
该举报人称,陈进以"汉芯一号"是由美国ENSOC公司(Ensoc Technologies Ltd.)流片的名义,就此向上海交大申请了流片费用30万人民币,交大各级领导审批后,最后这笔钱进入了美国ENSOC账户。
"这是一个'皮包'公司,没有任何主业。"举报人说,"美国Ensoc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陈进弟弟的妻子,陈进实际通过中芯国际走流片、威宇和安靠走封装,但另外又以上述工程名义向这个'皮包'公司汇款,以中饱私囊。
举报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3年3月5日,由美国Ensoc公司以"负责汉芯Edsp21600(即"汉芯一号")样片的测试、封装及开发系统"名义,出示给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前身)35,080美金的到帐收据(Invoice)的复印件。
"这是我给媒体的第一份书面证据。"举报人说。
在这份收据单上,同时附有中英文的2002年11月5日签订的《美国ENSOC Technologies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汉芯流片和检测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复印件。协议上甲方"美国ENSOC Technologies公司"与乙方"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的法人代表人签名分别为ENSOC公司总裁RobinC.P.Liu和陈进,并有"上海交通大学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的盖章。
举报人同时出示了一张由"东方科学仪器上海进出口有限公司"开出的发票。该发票显示,商品规格为计算机部件;外币金额:3.54293万美金;汇率:8.2849,数量:2;单价:14.684382万人民币;人民币金额29.368764万元。"东方科学仪器上海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换汇'的公司。"据该举报人说。
"通过两个公司来进行流片和封装不符常理。"该举报人说。
华虹NEC一位资深人士也说:"一个芯片产品通常只在一家公司进行流片或封装,不会分别进行。"
但是,他们说的只是"通常"---汉芯一号到底有没有在美国ENSOC走流片?如果有的话,最后的成品现在何处?
该《合作协议》称,ENSOC公司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创办的企业,其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以及SOC(系统单晶片)设计技术方面具备雄厚实力。
台湾著名芯片企业凹凸科技中国区一专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把芯片布局的原理图交给流片服务公司,流片公司把单晶硅柱体切割成很薄的片,布上金属丝,按照设计原理图用激光刻制,这个过程叫做"走流片"。
他介绍,芯片设计和开发的最核心是原理图设计,流片环节目前一般都是外包给专业的流片公司,流片公司有标准化工艺。"能否判定造假,核心不在于流片公司,而在于原理设计图的来源"。
根据《合同协议》,它签订于2002年11月5日,而在2003年的2月26日,"汉芯一号"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隆重举行。如此推算,从ENSOC签订合同流片,到汉芯一号正式发布,中间最多相隔113天。
对此上述专业技术人员表示,113天相对比较短,但是如果以最快的速度,一台机器专门处理一个芯片还是可以完成走流片过程的。
"不过,用激光刻制原理图耗时长,一般会出现bug,需要不断调试调配。"该技术人员介绍,他所在公司的流片过程通常需要走三个版,一般需要180天左右的时间,"没有一个公司会直接把第一版拿出来发布的。"
因此,他估计113天最多可以按照原理图刻制两个版,要判断陈进是否造假,需要检测最后陈进收到的ENSOC公司完成流片的产品。
由于该份合同并没有留下公司联系电话和传真号码。因此,截止发稿前,记者无法联系到美国Ensoc公司,核实其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具体身份。
与此同时,事件另一方---陈进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大芯片与小芯片
至此,问题的焦点重新移回到"汉芯一号"的原理图设计上。
该举报人当晚叙述了他判断的"陈进造假"事件流程:"首先,因为有Motorola公司的工作经验,陈进通过各种途径从美国Motorola公司窃取了dsp'56800E'CORE(核)的源代码。"
"就此事实,陈进曾亲口和我们说过。"该举报人称。
"其次,2002年下半年,陈进将其设计图纸通过中芯国际公司进行流片。"举报人称经此流片后获得的样品为---"大芯片"。
"因为该'大芯片'只有dsp56800E的CORE,没有调试接口的IP模块,因此,陈进实际上已知'大芯片'无法使用和量产,也无法通过鉴定专家组的检测。"举报人说:"期间,陈进开始计划购买MOTO-freescale的'56858芯片'。"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个dsp芯片只有CORE,而没有调试接口的IP模块,相当于一个电脑只有主机,没有键盘、鼠标和相关内贯程序,因此不能进行"交互",也无法正常使用。
"再次,2002年8月,陈进通过EMS航空快递从美国的飞思卡尔公司(原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2004年2月更名为飞思卡尔)购买了10片MOTO-freescale的'56858芯片'。"
举报人说,陈进自己把'MOTO'的相关字样进行了磨除。但因为划痕过于明显,陈进雇佣民工化了两天时间将芯片表面磨成光滑。然后,陈进通过安靠(AMKOR)公司将其加上'汉芯'的标识——经过这些流程获得最后获得的产品,被举报人称为'小芯片'。"
"我看见了民工的打磨过程。"他说。
举报人进而声称,另有一尚留在汉芯团队的人士A曾看见送快递的人将一份EMS交给陈进,而此前几天,陈进已布置A等人员购买相关的打磨工具和雇佣民工等事宜。"他看见并参与了这些过程。"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鉴定专家组的检测。"举报人说,"但我不知道这个检测过程是如何完成,因为在检测时,陈进用的是通过中芯国际流片后的'大芯片'。"
举报人自称,在检测前几个小时,他都在场,看到陈进拿出的是"大芯片",但在随后的检测过程中,他离开了现场。
"事实上,因为大小芯片的商标和规格都不一样,之前,我看到陈进曾在内部出示两个芯片时,心里一直就有所疑惑。"该举报人说。
此前,陈进的公开说法是——"汉芯一号"是通过中芯国际走的流片,而通过威宇走封装,并未提及其它公司。
"但是,实际上负责'汉芯一号'封装的有两家公司——威宇与安靠。"举报人称,"威宇将通过中芯国际流片获得的'大芯片'进行封装打上'汉芯一号'的标识,而安靠(AMKOR)则负责将陈进和民工打磨过的芯片加上汉芯标识。"
他同时称,在2003年2月26日,陈进邀请国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及同行在上海锦江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演示的"汉芯一号",用的则是"小芯片"。
"新闻发布会有公开的照片资料,可以查证。"该举报人说。
沉默的专家与量产之迷
那么,鉴定专家组成员是如何完成对"汉芯一号"的"大芯片"的鉴定的?
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相关专家都选择了沉默。
交大微电子学院主页介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领衔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汉芯一号"及其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属于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月25日早上,记者拨通了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王阳元的手机,一位自称其助手的女士告知:"因为身体不好,王阳元全家正在三亚休假,估计2月13日学校开学也不一定能回到北京。"
浙江大学教授严晓浪为鉴定专家组的另一重要成员,他身兼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863计划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组组长等数职。
记者两次拨通严晓浪的手机。他都表示:正有事,不方便说话,随后便挂断了手机。截止发稿前,记者也未获得鉴定专家组另两个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和工程院院士许居衍的电子邮件回复。
这样,是否量产则成了一种侧面推断汉芯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能方式。
对于陈进曾公开表示"汉芯一号"已获得150万片的国际订单,举报人发问:"如果这150万国际订单是真实的,陈进是否能向公众公出这些订单的发放方,以及'汉芯一号'的出货单、发票等凭据?"
但截止发稿前,陈进一直处于沉默状态——24日中午到晚上9时,记者一直在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的所在地浩然高科技大厦7楼试图守侯,但未见其人。同时,陈进的手机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戏剧性的是,在汉芯事件的背后,还出现了知名民企斯威特的身影。
2002年1月,上海科技曾经发布公告,下属子公司江苏意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及陈进共同投资,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上海交大创奇信息安全芯片有限公司,一年之后,更名为上海交大创奇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创奇")。
在记者获得的交大创奇公司组建协议表明,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意源微电子出资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交大联合科技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陈进以"人力资源"出资,承诺为公司工作5年以上,占注册资本的15%。2004年2月,江苏意源将所持75%股份全部转让给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论上海宽频科技股份,还是江苏意源,大股东都是上海科技——而上海科技的大股东正是南京斯威特集团。
斯威特到底在汉芯系列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月25日,上海科技总经理任建宏对记者说:"本来当初准备是和交大那边一起进行联合开发的,后来协商下来,我们搞应用研发"。
任建宏介绍,dsp研发出来,并不是就可以应用了,他还必须根据客户的不同,再进行应用上的设计,最后卖出去的相当于一个"多媒体处理器"。所以,相对与芯片的研发,之后的量产和市场推广更为重要。
任说:"至于量产的问题,陈进之前曾经讲过,汉芯在今年2月底就可以应用到手机、mp3、mp4上面,我们也在和深圳的一些公司接触,估计很快就可以在手机主板上使用"。
奇怪的是,前景诱人的汉芯至今没有量产。
那么问题是,如果汉芯没有造假,现在的一切也许真的只是一场闹剧;如果汉芯造假,斯威特的角色就耐人寻味。
一位行业内的人士分析,"斯威特被骗的可能性很小"。
哈哈
今天知道爱同学是在落山鸡,那里民风豪放,想必裸体海滩一定也不比俺们北边的这个大城的差.那么这里问...
Pingback/TrackBack
原文已经改正,并且保留了最早的用词不当的证据.多有唐突,还请爱搞搞海涵.
至于中国BSP和blogger的赢利模式,我和这里的几家VC的朋友都谈论过,我会逐步写出来,就不占用这里的空间了.
我在1999年去过云南,也住在摩梭人的村子里,和摩梭女孩跳舞,甚至拉我们去那里的汉人司机也隐约的承认和摩梭女子的关系.这些,我曾写在"彩云之南"的游记里,都散落在不同的BBS里了,或许我应该把它们收集起来.也好让大家看看,我是否受了影响. :)
Pingback/TrackBack
黄色上不来台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