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个人回应,谢谢捧场,有一人的留言让我觉得有必要回应,他(她)的留言如下
2005-11-14 22:37:09: 深潜五十米
这本书我也看过,大约2年前。 问题不在于你作什么,而是你作好什么!在这些领域内,包括你说的硬一元,也是一样赚钱的。 所以,读书不能仅仅读,而是要和实际结合。别人的话不能全听! |
谢谢大家的回应,原来豆瓣那么热闹,这篇东西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好温暖哦:)。
To:深潜五十米 说得没有错,有网友昨天也和我说类似你的意见,另外还提到利润率的问题,就是如果能做你1元的生意,但利润率高,反而比做3元的低利润率生意挣得多。 我的理解是: 1.利丰做的是传统的华资买办生意,这个企业99年还存在,这本书说的是实物型货物的1元生产,不同于生物、高科技等的生产,实物型货物生产的利润率再减减不到哪里去,因为有原材料成本; 2.“硬一元,也是一样赚钱”,我更同意,那个千人大厂的老板就比我这个网上小贩挣得多,但别忘了,比较不能2个不同的基数去比; 3.我说的比较是拿我自己比,我正做着软三元的事情,结果想跑去做硬一元,不要说基础条件软三元已经做开,硬一元根本没有任何有利条件,就算2者都可以选,同一个我,绝对是选软三元容易; 4.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感觉,我对这本书那么高评价是因为自己当时先碰壁,然后才发现这指路明灯“理论”,所以才顿时明白了自己是在走回头路; 5.另外我曾经接触过那类传统厂(指以人力为竞争力那类)的管理,当厂规模越大、工人多,当老板的压力绝对是超负荷的,因为每个月都为工作量发愁,量多不够人手,赶不过来,不敢接大单,所以要养一大帮工人,但有了一大帮工人,每个月费用如果单少就亏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工人多了,厂里人事问题一大堆,光处理那些就能令人身心疲惫,所以很多正在开厂的大老板如果有得选,绝对会想往外跑; 6.还有一个扩规模问题,我上篇没有谈,传统硬一元的企业因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周期是固定,你能生产的品种有限制,多少时间做一轮产品也有定数,基本上除了扩量,很难有大改动,尤其对大厂。但软三元就不同了,你可以跨大品种、利用品牌效应,什么东西市场不好了马上改另外的东西都行,硬一元就难; 7.最后,还有流转率,软三元做得好,可以通过低利润率(相对的),快速流转实现规模,这方面的典范是沃尔玛。 |
设计和营销是最赚钱地...恩,生产只要把把质量关就行...小厂就是,人多了,几百号都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下的,老板很惨的,人事才是最头痛的。
Pingback/TrackBack
Pingback/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