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老白没有叫我,爱搞搞主动的,因为我们将来的爱搞搞互联网创业公益社区就是专干这事,用任何方法帮助所有想在互联网上创业的小小寻梦者团体。
开厂很容易,我选的人造首饰基本是手工为主,牵涉到机器设备的环节很少,3年前曾经在中国鼎鼎大名的浙江义乌接触到一个“全国十大”的厂,因为在门市碰到他们老板,他热情地带我们去参观整个厂区,所以对整个流程基本一目了然,那个厂产品全部外销,以东欧为主,几栋厂房,过千员工,令我目瞪口呆,真正感受到江浙经济的热力。
这里插句题外话,听说那老板2003年开始也不管厂了,把厂交给亲戚,自己跑去做房地产,证明房地产比做厂挣钱多。
由于3年前参观时候就带有贼心,把所有环节的机器名称都问了,所以一年多前想开厂时,轻易地在网上就找到一家生产这类机器的厂家,在东莞,忙跑过去,问价,参观。
机器很便宜,一套加起来3~5万人民币就行了,开心跃跃欲试,联系租厂房,找地方,找师傅,计算成本。
一算之下,每个月工资+厂房+流动资金大概要一万元,如果没有足够的量,这些费用就要亏损。
无所谓,就做好6个月才能持平的预算,但地点却成为问题。
因为这类行业在中国有3个据点,除了浙江义乌、福建、还聚集在东莞一个叫长安的地方,原材料、中间工序处理外包等等都在当地解决,如果厂设在我的大本营广州,原材料、半成品要往返两地,很不方便。
把厂设在东莞长安,是最佳选择。但我在那里没有亲戚朋友,要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马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厂房,做好领牌照等手续,还要找信得过的人愿意从广州跑去那里组建,很是头痛,还有那个小地方基本不见公交车,作生意的人基本都自己买小车、小货车代步及运输产品,我们要开厂也要马上买车,还要我的厂长马上花时间去考驾照,而在中国要拿到驾照没有1到3个月基本是不可能的,道路拥挤,哪怕走后门当天拿到驾照你也不敢开车上路。
一番努力后,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厂房,而我的离境时间已近,只得暂时放弃。
郁闷,回美国后耿耿于怀,一直图谋怎么样重新规划建厂,这时,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本书的介绍:
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顺便介绍一下这个“香港利丰集团”,“1906年”(书中第3页)创办的“百年企业”,“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商贸集团,经营出口贸易、经销批发和零售三大核心业务,是从传统的华资贸易商转型为运用供应链管理概念来统筹生产和流通的跨国企业。哈佛商学院对利丰的业务模式作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典型进行分析与研究。”(书中导言第10~11页)
小道消息:这个“香港利丰集团”是香港上市股票,它的股票价格往往随着美国零售指数的升跌浮沉,是一只活跃股。
马上想办法辗转从中国弄了一本速递到美国,立即阅读,恍然大悟。
书中写道(35页):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许多产品的制造成本已经到了无法再减少的地步,只有从其他环节的成本着手。有一个比喻十分贴切。一件商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是四元,其生产成本仅为一元,要再减少实在困难,只有从另外的三元入手。这三元就是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批发零售、信息和管理。从这个方向思考,企业尚有很多机会可节省成本,增加利润,而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就是在这“软三元”内的工作。见下图: |
原料和生产费用 | 产品设计 | 各级采购 | 仓储运输 | 订单处理 | 批发经销 | 零售 |
一元 |
四元 |
(图引自书中35页)
意思是说:如果我开厂,假设做得好的厂家成本控制在0.5元,做得不好的在0.8、0.9甚至亏损,无论如何,作为厂家,我的利润只能在几毛钱,还因为厂里养着大批工人,为了每个月的费用疲于奔命到处找单字。
但如果我是做“供应链”的环节,起码有“软三元”的利润幅度。
曾经有网友问我,美国的“电子商务”和中国有什么不同,我不知道如何谈起,因为“电子商务”的含义很广,但你总能参照上面说的“软三元”范围看看你自己的模式是包含了哪几个环节,尽量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成本,节省得越多,那“软三元”就能尽量多的揣到口袋里。
所以现代商业,挣“软三元”的企业总比挣那“一元”的生产企业利润高,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名牌运动鞋厂或电脑硬件公司不自己开厂,而把单子交给台湾、香港厂家代工的原因。
要在“软三元”内节省成本,电脑IT信息化手段是很重要的,书中还提到很多具体的运作指导,大家可以自己研究,豆瓣上有这本书的比价,可以点击这里。
看完这本书,我长舒了一口气:好在没有办成那间人造首饰厂!!!
后续篇:《硬一元还是软三元?》
呵呵,我也是二道贩子,只不过贩运的路程比你远些。
恩,工作、娱乐、学习都要交换,不能光工作,脑袋会塞住的:)。
哦,改天向你学习。
谢谢,好久不见你了,为什么不上MSN?
呵呵,xinggo领导怕大家都来抢这碗饭:)?
我同意,每个人和企业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软三元是好,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资源。
即使是xbox,硬件本身并不值钱,之前的在软的方面,所谓芯片也是,不能说它的表现形式是一块东西就说那是硬的,欢迎多交流讨论。
你做大生意的自称小贩,我这个二道贩子还天天叫喊着电子商务,真要认真学习啊。
刚tiger指导我把数据库连接OK,我就偷跑到你这来捣乱了。呵呵。
我得去赶进度了,不然周二晚上得挨大家批评了。
好文先收藏了
看来爱搞搞同志不仅能搞,而且,搞的面还停广,连电子商务都搞上了.如今关注电子商务的人,偶尔有个人关注,顿感由衷的感激.
就是有些不同爱搞搞同志以上的观点:如果大家都去搞那些软三元的生意,那么软三元就最终变成软一元.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擅长的,看似好的东东,未必适合自己
在电脑科技行业,我感觉做硬件的还是要远超作软件的利润,因为难以模仿。微软是软件企业中的大牛,不过微软这些年也在做xbox,对于硬的不放弃。它做的更像是微硬而不是micro soft。太晚了就不多写了,有机会写个专门的想法。
去芜存菁后,个人浅见是,“信息的不对称和资源流通成本”是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2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