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俺在朋友圈里转了篇文章,顺手点评道:
闺蜜的女儿今年大学毕业,被N多顶级投行纳入决赛轮,第一个给offer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行,整个澳洲只有一个名额,就选了她。很意外,因为小姑娘最想去的并不是它,俺听说后赶紧力荐,原因无他:这家族在中国最有名,以后履历上只要说:我在《货币战争》那本书上那个家族的投行工作过,绝对完胜一大堆啥高盛美林瑞银之类,那些都快烂大街了
结果底下一圈留言问这小孩读啥专业,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中国父母,孩子的将来就是自己下半生甚至整个人生的成就啊。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因为省份大学名额被减少,江苏父母们上街步行的事件。
赶紧去打探一下, 结果竟然听出了个神话。
闺蜜说她女儿是个Party girl,很喜欢玩,每个周末都要出去玩,平时也懒懒散散不读书,只到临考试才复习一下。
就这样的学习态度,小姑娘却考上了悉尼最好的商科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同时考上两个专业:商业和法律双学位 (commerce/law double degree) 。
读了一年大学,因为成绩优秀,在校内被人推荐给普华永道,全球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其他三大事务所是毕马威、德勤华永和安永华明)。
普华永道给她的合同是三年,前两年工作岗位是实习生,但全职,每周工作4天,只剩下1天上课学习,最后一年让她全职读书,公司仍然提供生活补助,以便她早日毕业,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公司成为正式员工。
没时间读双学位,她只好放弃法律专业,只读商业。
在商业专业里,她选了会计和财务专业(Commerc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ajor),因为着重会计报表。
女孩就这样全职打工,业余上课,周末去party。
更夸张的是去年她甚至连课本都不买,说是上班忙,没时间看,只是上课听课抄抄笔记拉倒。
可成绩仍然鹤立鸡群,拿到荣誉学生奖(Dean's Award,UNSW Business School学校当年5%最好成绩学生获得),今年(大学第三年)又去申请一堆假期里提供的投行实习岗位,再次全部入选决赛圈。
校方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行有合作关系,每年会推荐一个全校最好的学生去那里实习,这个机会相当于代表了学校的荣誉,校方会推荐自己认为最好的学生。
名额只有一个,今年就推荐了俺闺蜜的女儿。
这让小女孩很为难。
首先她根本没考虑过这间投行,心仪的是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且已经入决赛,等待结果中。
再加上时间上不凑巧,其它投行的实习期间是今年11月明年2月,属于学校放假期间,而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份7月就要开始,且工作时间完全是没准,据说从5天到7天工作都有可能。
而且她和普华永道的工作合约到今年年底才完,本来安排是今年11月到刚好找间投行实习,实习完结后,3月开课继续全职读书一年,把缺的课都补足以便毕业。
现在等于要提前半年终结普华的工作时间,以便去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行。
繁忙的工作时间将导致她下半年连课都没法上,普通学生一个学期修4门课,她在普华永道期间只能修2门,而下半年假如去罗斯柴尔德,她连上课的时间都没有,而因为是代表校方去,学校让她只在网上下载学习材料自学,她打算只修1门最容易的。
校方推荐人告诉她,这家投行能学到最多知识,因为别的大投行规模大,部门多,而这家家族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业内人士都知道这点,所以假如有这段实习经历,所有大投行都会打开大门。
女孩本来在普华永道刚获升职加薪,这在实习生里很少见,原因是他们有个客户被税局罚款,公司努力了几个月没能解决,小姑娘写了篇报告过去,结果税局免了大公司的这部分税,为客户节省了几百万美刀,开心得老板马上破例给她这个实习生升职加薪。
而这时她却要走,还是降薪,且劳动强度大大加强。
不过普华永道听说她下半年要去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行实习,连开绿灯,说剩下半年合约无所谓,全部放行,以后随时回来都欢迎,愿意的话,毕业后直接可以选择到公司最重要的投资部门。
普华永道爽快放行,小姑娘还问了摩根大通(JPMorgan),说我要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行这边实习到11月尾,可能比你们那里的实习期开始时间晚了3周,我还可以申请吗?
摩根大通也说让她继续申请,到时候需要的话可以特殊安排。
一般实习只要做得不是太差,所有实习过的地方都欢迎这些实习生成为正式员工。
这女孩19岁进普华永道实习,20岁进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行实习,未来23岁可以进任何一间国际知名金融大机构工作,这是怎样一个人生?
简直让人羡慕妒忌恨,还让不让人活了!同时也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这孩子的父母是咋培养出这样一件精品的呢?
问闺蜜秘诀,她呵呵大笑,说我也没咋理她啊。
她说女儿小学三年级时候写文章得了学校大奖,老师说她写作已经有中学水平。
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天才班考试,全校只有1、2个学生能考上的水平,她女儿考上了,然后天才班要换到另一个名校去上课,很多别的没考上的家长忙着把自己孩子转学去那间学校,哪怕只是读普通班,也寄望该校天才班老师偶尔能教一下自己的孩子。
因为天才班是能保证考上重点中学。
就这样一个机会,俺闺蜜竟然放弃了,没啥特别原因,就是懒得天天远一点距离接送,嫌麻烦。
而女儿就在普通学校继续学习,闺蜜忙于工作,从不过问孩子学习,也没请补习,女儿整天顾着疯玩,却仍自己考上了重点中学。
到了高二时要分科(澳洲11年纪),女孩选了Business(商科),读了6周,她嫌这科太简单,想转Economics(经济),老师认为这课太难,很多那学科的同学都是从初中就学了,而她那时却选了诸如话剧、烹饪之类莫名其妙的学科,现在还2周考试了,老师认为她肯定学不了,不同意她转专业。
但她坚持,于是和老师一起到校长那里评理,校长说,那就让她试试呗。
两周后考试结果,她考了全年级第二名。
原先反对的老师向她道歉。
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学、中学都有奖项永留校史的学霸加Party girl,她的成长或许能给其他父母带来某些启发。
我闺蜜说当年她们放弃让女儿读天才班,其他家长都说他们疯了。
但我觉得刚好相反,假如早早入了那样的班,可能经常跳级,但孩子缺少了正常的快乐童年,还有可能因为和身边朋友年龄差异太大,导致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交圈子。
闺蜜说对的,女儿同学里有个整天考第一的学霸,有次聚餐,给他鸡腿,他说不会吃,因为家里都是家人把鸡肉剥好放他碗里,他只会吃纯肉。
不过想想这个学霸加payty girl,俺始终觉得先天遗传素质很重要,别和我说啥后鸟先飞。
比如她妈,俺闺蜜,现在40多岁了,对当年15、6岁时候的人和事,甚至说过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
和她聊天总有挫败感,因为她总说:你当年说XXXXX......,我去,真不能好好聊天。
我问她怎么能记得辣么清晰,她说历历在目,就感觉昨天一样啊。
哎,反正知道详细真相后,俺感到一万五千点伤害,为啥人生来智力记忆力就是辣么不平等呢?
http://feedly.com/代替了当年的googel reader,导入的以前的订阅博客,仍旧在更新的不多了,你是很稀罕的一位,让我兴奋了蛮久。
祝好。。。。
我12年7月开的A股账户,然后一直听人买这个买那个,运气还算好总体上有点赚。16年申请了MBA,用了一个月全职备考到12月24刚刚考完试,休完元旦假期一想难得培养了看书的习惯不能丢,决定新年开始自己琢磨一下股市金融之类的,理了一下头绪在搜索框敲下了爱搞搞三个字,本来想说重温一下以前的文章也好,想不到搞姐竟然十几年来都还在坚持写,佩服不已,第一反应想直接发红包的结果哇!塞!这!里!是博!客!不能打赏没有红包哈哈~
希望能继续得到搞搞姐姐的指导,现在是从 搞搞钱学 开始呢还是股票技术分析开始,还是林森池老师的这两本书开始( 证券分析实践 : 投资王道 平民資本家 : 市場錯價與股市泡沫) 现在这个网站还存在的文章应该都可以继续学习不会有时效性吧?
Downloads music club Dj's, mp3 private server.
http://0daymusic.org/premium.php
Private FTP Music/Albums/mp3 1990-2018:
Plan A: 20 EUR - 200GB - 30 Days
Plan B: 45 EUR - 600GB - 90 Days
Plan C: 80 EUR - 1500GB - 180 Days
Best Regards,
Robert